残保金到底怎么算?企业一不留神多交几万块,财务都懵了!

普法百科34秒前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年底做账,突然发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一项支出比去年翻了一倍?公司明明没裁员,也没换人,怎么残保金突然“爆表”了?不少企业老板和财务人员一头雾水,甚至以为是系统出错,其实啊,不是系统有问题,是你对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费用,压根儿就没搞明白它是怎么算出来的。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把残保金这事儿讲透,不整那些干巴巴的公式套话,用大白话,让你听完就能上手核对自己公司该不该交、交多少、能不能省。

残保金到底怎么算?企业一不留神多交几万块,财务都懵了!


残保金到底是啥?谁要交?

先说清楚:残保金全名叫“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它不是税,但具有强制性,属于一种行政性收费,国家设立它的目的很简单——鼓励企业雇佣残疾人,促进社会公平就业,如果你的企业没有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就得“补偿”一笔钱,这就是残保金。

那什么比例才算达标呢?
全国统一标准: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总数中,应按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个别地区如北京是1.7%,具体看地方规定)。

举个例子:你公司有100名员工,那就至少得安排1.5个残疾人就业(实际操作中按人数折算,比如2人以上才计入),如果一个都没安排,对不起,残保金就得照交。


那到底怎么算?三步走,清清楚楚

我给你总结成三步口诀:看人数、算差额、乘工资

第一步:确定“在职职工总人数”

这是基数,所有签了劳动合同、在岗发薪的人都算,包括全职、劳务派遣人员(注意:部分地方对派遣工归属有争议,需结合属地政策判断),不含实习生、退休返聘等非劳动关系人员。

第二步:确认“实际安置残疾人数”

必须是在你单位上班、签合同、缴社保、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1-8级)的员工,并且月平均工作时间不少于全日制岗位标准。

这里特别提醒:很多企业以为挂个名、走个社保就行——不行!稽查时会查考勤、工资流水、工作内容,虚构安置会被追缴+罚款!

第三步:套公式计算应缴金额

公式长这样:

应缴残保金 = (上年度单位在职职工总数 × 1.5% - 实际安置残疾人数)× 上年度本地区社平工资 × 用人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 当地社平工资 的比值调整系数

等等,是不是看着有点晕?别急,我们简化一下:

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地区采用的是“加权平均法”,核心逻辑是:

差额人数 × 上年当地社平工资 × 单位人均工资与社平工资的比值(通常设上限,比如不超过3倍)

举个真实案例你就明白了:

👉 某杭州企业,2023年在职职工共80人,未安排任何残疾人就业。
杭州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为11万元/年,企业人均年薪18万元。
安置比例差额 = 80 × 1.5% = 1.2人
由于没安排,差额就是1.2人
而杭州规定:单位人均工资超过社平工资2倍的部分不计入,即最多按2倍计算。

所以最终计算基数为:
1.2(人) × 11万(社平) × 2(上限倍数) =4万元

也就是说,这家企业一年要交近27万的残保金!
听到这儿,是不是脊背一凉?


以案说法|一家科技公司差点被“罚懵”

去年杭州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被税务部门通知补缴残保金43万元,老板当场傻眼:“我们才三十多人,哪来的四十多万?”后来请律师介入调查才发现,原来是财务误以为“小微企业免征”,结果忽略了条件限制。

原来,该公司2022年人均年薪高达25万,远超当地社平工资,且未安置一名残疾人,虽然总人数不足30人,看似符合“小微企业暂免”政策,但问题出在——浙江地区的免征标准是“在职职工30人以下且上年度利润总额为负”,而这家公司当年盈利了!

不仅不能免,还因为逾期申报被加收滞纳金,幸亏及时申诉,调整了申报数据,但仍需缴纳38万余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政策不是一听就懂,细节决定生死。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九条: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 《关于印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税〔2015〕72号):明确征收主体、计算方式、用途及减免情形。
  • 各省市实施细则,如《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比例为1.7%,并细化工资上限为社平工资的3倍。
  • 财政部公告2023年第8号: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分档减缴政策——
    ✔ 安置比例达1%(含)以上但不足1.5%的,减半征收;
    ✔ 达1.5%以上的,免征。

这意味着:哪怕你没完全达标,只要安排了一些残疾人,也能大幅减免!


律师总结|聪明的企业都在这样做

残保金不是“躲得过”的费用,而是“管得好”就能省下的成本,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劳动合规律师,我给企业的建议很直接:

  1. 别赌“查不到”:现在金税四期+人社、残联数据联网,虚假申报极易暴露;
  2. 能招尽招,真用工:哪怕只招一名残疾人,配合合理岗位设计,不仅能减半甚至全免,还能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3. 定期自查:每年二季度申报前,务必核对职工人数、工资数据、安置情况,避免“低级错误”导致多缴;
  4. 关注地方新政:比如深圳对安排重度残疾人的企业额外奖励,上海对超比例安置给予补贴,这些都是“反向赚钱”的机会!

说到底,残保金的本质不是惩罚,而是引导。
守法经营的企业,从来不怕规则,怕的是——明明有路可走,却因为不懂而白白吃亏

别再让残保金成为账本上的“黑洞”,搞懂它,控制它,甚至利用它,才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智慧所在。

残保金到底怎么算?企业一不留神多交几万块,财务都懵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社保卡号怎么查?一招教你快速找回,别再跑断腿!
« 上一篇6分钟前
×
05
2025 11

残保金到底怎么算?企业一不留神多交几万块,财务都懵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年底做账,突然发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一项支出比去年翻了一倍?公司明明没裁员,也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