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贷款逾期了,突然收到内部处理短信?小心这是新型诈骗套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最近手头有点紧,某笔分期贷款晚还了几天,正盘算着怎么补救,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XX金融】您在本平台的分期贷款已严重逾期,系统检测到异常行为,如不及时处理将上报征信并移交...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最近手头有点紧,某笔分期贷款不小心逾期了几天,正打算筹钱还款,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的账户因逾期已被冻结,请立即点击链接处理,避免影响征信!”语气急迫、措辞专业,甚至还能看到你的姓名和部分身份证号……是不是一瞬间心跳加速,生怕信用记录出问题?
别慌,先深呼吸,这条短信,很可能不是银行发的,而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钓鱼剧本”。
我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看似“正规”的短信,稀里糊涂点进链接,结果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个人信息被套取,甚至背上更多虚假债务,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这类诈骗短信越来越多?它们是怎么运作的?我们普通人该如何一眼识破、及时止损?
这种针对“分期贷款逾期”人群的诈骗,通常有固定剧本,我称之为“三连击”:
精准信息打头阵
骗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真实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贷款平台名称,甚至逾期金额,短信一开头就喊你全名,说你“在某某平台借款已逾期XX天”,瞬间让你信以为真。
制造恐慌促行动
接着就是恐吓话术:“账户即将注销”“征信将被列入黑名单”“将移交法务部门起诉”,很多人一听“影响征信”就慌了,生怕以后买房买车贷不了款,立刻想补救。
诱导点击假链接
最关键一步来了——附上一个链接,写着“立即处理”“一键修复”“在线客服”,点进去是个高仿的登录页面,长得跟正规APP一模一样,你一旦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钱就悄悄被转走了。
更狠的是,有些人还会被引导下载所谓的“官方处理软件”,其实是木马程序,能远程操控手机、窃取全部数据。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因为疫情断收,某网贷平台分期逾期了12天,某天她收到一条短信:“【金融监管中心】您在‘易借’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账户已冻结,请于24小时内登录 yijie-kh.com 处理,否则将启动司法程序。”
短信里还写着她的身份证后四位,李女士吓得不行,立刻点开链接,按提示输入了自己另一张储蓄卡的信息和验证码,不到十分钟,卡里8万元被分三笔转走。
报警后我们调查发现:
幸运的是,我们及时申请止付,并协助警方锁定嫌疑人账户,追回了大部分资金,但整个过程耗时两个月,李女士精神压力极大,差点抑郁。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越是焦虑的时候,越容易犯错,而骗子,专挑你最脆弱的时刻下手。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判十年以上。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不得帮助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这意味着,不仅发诈骗短信的人要坐牢,提供技术支持、洗钱通道的“帮凶”也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包括直接财产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
面对这类“逾期+解冻”诈骗,我想送大家三句保命口诀:
✅绝不轻信陌生链接
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从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让你操作账户,所有还款、解冻、协商,都应通过官方APP或客服电话进行。
✅绝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尤其是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这三样等于“开门钥匙”,给谁谁就能进门拿钱。
✅绝不因恐慌丧失判断力
真正的机构讲程序,骗子才讲 urgency(紧迫感),凡是催你“马上处理”“24小时失效”的,八成有问题。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你真的逾期了,也不必过度焦虑,大多数平台都有宽限期,也可以主动联系客服协商延期或分期。征信虽重要,但命更重要——别让骗子利用你的愧疚和害怕,把你拖进更深的坑。
保持清醒,理性应对,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分期贷款逾期收到解冻账户短信?小心这是新型诈骗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最近手头有点紧,某笔分期贷款不小心逾期了几天,正打算筹钱还款,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