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就慌了?小心这是新型诈骗套路!
你有没有突然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申请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处理!”?短信里还附带一个链接,点进去是个看起来挺正规的“还款平台”,你心里一紧,明...
你有没有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处理!”紧接着还附带一个链接,或者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语气严肃、措辞严厉,说你不还款就要被起诉、被拉黑、甚至“坐牢”?
别急着转账!也别急着自责是不是真忘了哪笔贷款没还,这些年,这类以“贷款逾期”为名的诈骗短信和电话,已经成了骗子们的“标准剧本”,很多人一慌神,点进链接填了信息,或者直接转了钱,结果才发现——自己根本没贷过款,更别说逾期了!
我就来帮你拆解这个骗局的“全套流程”,让你一眼识破,不再上当。
第一步:精准恐吓,制造焦虑
骗子往往用“逾期”“征信受损”“法律追责”这些关键词,直击普通人最怕的两个点:一个是信用记录(谁不想有个好征信?),另一个是法律责任(谁不怕被起诉?),他们知道,一旦你心里发慌,判断力就会下降。
第二步:伪造官方身份,让你信以为真
他们会模仿银行或正规贷款平台的短信格式,比如显示“【中国XX银行】”或“【微粒贷提醒】”,甚至能伪造来电号码,让你误以为真是金融机构打来的,更有甚者,会把你的姓名、身份证号后四位、手机号都准确报出来,让你瞬间“信任感拉满”。
第三7天第三步:诱导点击链接或加微信,实施诈骗
真正的银行或贷款机构,绝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让你“立即还款”或“验证身份”,但骗子会给你一个看似正规的网页,让你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或者让你添加“客服”微信进行“协商还款”,一旦你操作,卡里的钱可能几秒就被转走。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收到了一条“某网贷平台”的逾期短信,说她有一笔3.8万元的贷款逾期90天,再不处理就要上报公安,她吓得不行,因为她确实几年前申请过一次小额贷款,虽然早就还清了,但还是担心系统出错。
她点了短信里的链接,进入一个长得特别像“京东金融”的页面,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客服”打电话过来,说要“验资”才能解除黑名单,让她先转5万到“安全账户”走个流水。
所幸她丈夫警觉,阻止了转账,并第一时间打了平台官方客服核实——结果人家查都没查就说:“我们从没发过这种短信,您遇到的是诈骗。”
后来我们协助她报了警,警方确认这是典型的“冒充贷款机构+虚假链接”诈骗,虽然钱没损失,但她整整一周睡不好觉,精神压力极大。
你看,骗子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情绪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即可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更重要的是,2022年施行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条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冒充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行为,并赋予公民对可疑信息举报的权利。
也就是说,发这种短信的人,轻则行政处罚,重则坐牢,而你只要保持冷静,就能避开这场无妄之灾。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你不是不够聪明,而是骗子太懂人性。他们利用的是你的恐惧、羞愧和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但只要你记住——正规机构从不恐吓,合法催收必留痕迹,你就已经站在了安全区。
下次再收到“贷款逾期”短信,不妨冷笑一声:“又来了,滚吧。”然后一键删除,继续安心生活。
毕竟,真正该害怕的,从来都不是你。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就慌了?小心这是新型诈骗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处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