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休申请怎么写?公司不批怎么办?一文讲透你的权利与实操技巧
连续加班好几天,明明该轮到你休息了,可领导一句“现在人手紧,先顶着”,就把你的调休给“压”了下去?更气人的是,你连个正式的调休申请都不知道该怎么写,写了又怕显得太生硬、太计较,不写吧,休息权又像空气一...
说到请假,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年假、病假、产假,但一旦家里遇到白事,谁也躲不过“丧假”这一关,可问题是,丧假到底能休几天?工资该怎么算?公司说只给三天还扣钱,这合理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既沉重又现实的问题。
很多人以为,丧假就是“请个假回去办个事”,走个过场,工资爱给不给,其实大错特错!丧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公司“施舍”的人情,关键在于:你有亲人离世,国家允许你短暂离开岗位处理后事,而这份时间,不该用金钱去惩罚。
先说结论:法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不能克扣或按事假处理。
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企业应给予1至3天的丧假,如果是外地奔丧,还可以根据路程远近给予适当的路程假。
重点来了——在规定的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也不得扣除,也就是说,这是一段带薪假期,不是“无薪事假”。
但现实中,很多公司玩文字游戏。
这些说法,哪些站得住脚?
第一句,如果公司制度规定不超过法定标准,且未剥夺员工合法权益,尚可接受,但若直接写“丧假无薪”,那就违法了。
第二句,程序瑕疵不能否定实体权利,亲人突然离世,哪能提前报备?公司应人性化处理,不能以“流程”为由拒付工资。
第三句更离谱——奖金是否发放要依据考核制度,但如果员工在岗期间完成工作,仅因请了合法丧假就被取消奖金,属于变相克扣,涉嫌歧视性待遇。
再说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非直系亲属算不算?比如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岳父母?法律没强制规定,但不少地方性法规或企业内部制度会予以照顾,例如上海、江苏等地明确将祖父母、外祖父母纳入丧假范围,即便没有,企业也应体现人文关怀,拒绝“冷冰冰的制度主义”。
以案说法:小李的丧假维权之路
小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技术,母亲突发心梗去世,他第一时间向主管请假5天:3天丧假+2天往返路程,公司批准了,但发工资时发现,5天假期全被记为“无薪假”,当月绩效奖金也被清零。
小李不服,申请劳动仲裁,他提交了母亲的死亡证明、车票、公司考勤记录等证据,仲裁委审理后认定:母亲属于直系亲属,3天丧假依法应带薪;2天路程假虽无全国统一标准,但结合异地奔丧事实,应视为合理假期,工资亦应照发,至于绩效奖金,公司无法证明其考核标准与请假直接挂钩,属变相克扣。
最终裁决:公司补发小李丧假期间工资及部分绩效奖金,共计6800元,并书面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不仅讲规则,也讲人情,员工在悲痛中仍要面对冷冰冰的薪资条,本身就是一种二次伤害,而法律,正是用来守护这份基本尊严的。
法条链接: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
明确规定:“职工本人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奖金不受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部分地方法规,如《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其中包括办理直系亲属丧事。
律师总结:
丧假,不只是几天假期,它是一个人在人生至暗时刻被允许“暂停”的权利,法律之所以规定带薪,是因为它承认:情感的重量,不该由个人独自承担。
作为劳动者,你要记住三点:
我也呼吁用人单位:制度要有刚性,更要有温度,一个愿意为员工守灵护航的企业,才能真正留住人心。
最后送一句话:法律不冰冷,它只是把人性中最基本的体面,写成了条文,当你在悲伤中翻开它,会发现——原来有人,早已为你留了一盏灯。
丧假怎么算工资?公司克扣合法吗?一文讲透你该拿多少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到请假,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年假、病假、产假,但一旦家里遇到白事,谁也躲不过“丧假”这一关,可问题是,丧假到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