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工资怎么算?生完孩子钱没到账?别慌,一文说清你的权益!
预产期临近,产检单一张接一张,心里既期待又忐忑,可就在准备休产假的时候,突然发现公司HR一句轻飘飘的“按最低基数发”,让你瞬间心头一紧——等等,我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产假工资就这么点? 别急,今天咱...
哎,最近好几个准妈妈私信我,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律师姐,我马上要休产假了,工资到底怎么算啊?公司说按最低工资发,这合法吗?”“我休完产假回来,发现上个月工资少了一大截,是不是被‘套路’了?”
说实话,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生育本是人生大事,结果因为对法律不了解,连自己应得的钱都没拿到,太亏了!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把产假工资这件事掰扯清楚——从谁发、发多少、怎么算,到万一公司克扣怎么办,一次性讲明白。
很多人以为产假期间工资照常发,其实不完全对,准确地说:产假期间,你拿的是“生育津贴”,而不是公司发的工资。
那这个“生育津贴”是谁给的?
👉 是社保局发的,来源于你和公司一起交的生育保险。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生育津贴 ≠ 你的月薪,它是按照你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算的,如果这个数比你实际工资低,差额部分,公司必须补上!
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小王月薪1万2,公司给她交的生育保险基数是8000元,她休98天产假,社保局按8000元标准发生育津贴,总共约2.6万元。
可她原本一个月就赚1万2,相当于3个多月工资近3.6万。
公司必须补她1万元的差额,否则就是违法!
记住一句话:生育津贴不够你平时工资的,公司得补足;够的,公司可以不再额外发工资。
别光盯着钱,天数也得搞清楚!国家规定基础产假是98天,但这只是“起步价”,各地还有“加码”:
注意:这多出来的“奖励假”期间,没有生育津贴,但工资要照发!这是公司义务,不能说“反正社保不给钱,我们也不发”。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一直没给你交生育保险,怎么办?
答案很干脆:所有产假待遇由公司全额承担!
包括:
别说“我们小公司没参保”,法律面前,这都不是借口,只要劳动关系存在,公司就得负责。
李女士在杭州一家电商公司工作,月薪1.1万,社保按9000元基数缴纳,她顺产生育,休了158天产假(含浙江省60天奖励假)。
社保局核算后,发放生育津贴约3.9万元(按9000元/月计算)。
但李女士发现,公司只给她打了2000元/月的基础工资,合计不到4000元,其余一分钱没补。
她咨询律师后提起劳动仲裁,最终裁决:
公司需补足差额(1.1万 - 9000)× 3.5个月 ≈7000元,
并支付奖励假期间的全额工资6万元(1.1万×6个月),
总计补发3万元,另加利息。
法院明确指出:奖励假期间工资不得打折,生育津贴不足部分必须补齐。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五条:
奖励假期间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姐妹们,听我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生孩子不是请假,是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
你有权体面地休产假,也有权拿到应得的每一分钱。
别被公司一句“按政策发”就打发了。
先查自己工资、社保基数、当地产假天数,
再算清楚生育津贴能不能覆盖你的收入,
差额部分,理直气壮去要!
如果公司推诿、克扣,别犹豫——
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产检记录、银行流水,
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时效一年内都有效。
你不是在“求”公司给钱,
你是在依法拿回属于自己的权益。
这一仗,值得打,也一定能赢。
产假工资怎么算?生完孩子钱没到账?一文说清你该拿多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哎,最近好几个准妈妈私信我,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律师姐,我马上要休产假了,工资到底怎么算啊?公司说按最低工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