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工资多久,咱就能理直气壮地走人?
哎,说起打工挣钱这事儿,最怕的就是遇到糟心事,特别是辛辛苦苦干活,到了发薪日,工资却迟迟不见踪影,那种焦虑、无奈,甚至有点愤怒的心情,相信不少朋友都体会过,这时候,很多人心里就会犯嘀咕:“公司都拖欠我...
公司账户没钱,老板就以此为借口,不给员工交社保,这听起来好像挺“合理”的,毕竟公司都揭不开锅了,哪还有钱管社保?但作为律师,我得说,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社保不是“可有可无”的福利,而是法律强制规定的义务,公司账户再空,也不能随意剥夺员工的合法权益,否则,轻则面临罚款,重则惹上官司,甚至影响公司信誉,我就从专业角度,用大白话给大家掰扯掰扯,为什么公司不能以“没钱”为由逃避社保责任,以及员工该怎么保护自己。
社保是什么?它就像员工的“安全网”,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而设的,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必须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这是硬性要求,不是“可商量”的选项,很多老板觉得,公司账户没钱了,先保工资发出去再说,社保可以拖一拖,但这种想法很危险——社保缴纳是连续的,一旦中断,员工看病报销、退休金计算都会受影响,更重要的是,法律上从不认可“没钱”作为免责理由,公司经营困难,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申请缓缴或减免,但不能直接不交,否则,员工去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公司大概率会输,还得补缴加罚款。
举个例子,假如公司账户真的空了,老板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主动和员工沟通,申请社保缓缴政策(比如疫情期间国家有临时措施),或者通过裁员、破产清算等合法程序处理,而不是偷偷不交,等到员工发现时,已经积压了一大堆欠款,现实中,不少小企业主因为不懂法,以为“拖字诀”能混过去,结果小事变大事,员工这边呢,如果发现公司没交社保,别急着忍气吞声——可以先和公司协商,要求补缴;如果不行,就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社保是员工的“血汗钱”,维权要及时,别等过了诉讼时效。
公司账户没钱,绝不是不交社保的“挡箭牌”,从法律到人情,这都站不住脚,下面,我会用一个案例来具体说明,再附上相关法条,最后做个总结,希望大家读完后,能更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挺典型的,小李是某科技公司的程序员,公司因为疫情业务下滑,账户经常见底,老板就和大家开会说:“今年公司困难,社保先停一停,等缓过来再补。”小李和同事们觉得老板不容易,就同意了,结果一年过去,公司没补缴,小李生病住院时,才发现医保用不了——原来社保断缴后,医保待遇也暂停了,他找老板理论,老板反而抱怨:“公司都快倒闭了,你还较真?”
小李一气之下申请了劳动仲裁,仲裁庭上,公司辩称“账户没钱,非故意不交”,但仲裁员直接驳回了:经营困难不是免责理由,公司早该申请缓缴或调整经营,判决公司必须在10天内补缴小李的社保欠款,并支付滞纳金,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哪怕员工“口头同意”,法律也不认可这种私下协议——社保是强制性的,公司不能以“穷”为借口耍赖,如果小李早点维权,可能就不会白白吃亏了。
说到法律依据,主要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
这些法条的核心思想就一句话:社保是底线,公司再难也得守规矩,法律也有柔性一面,比如允许缓缴(需符合政策),但前提是走正规程序,不能私自“断供”。
回到开头的问题:公司账户没钱,就能不交社保吗?我的答案是:绝对不行!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必须不必须”的事,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案例,公司因为忽视社保,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员工则因忍让,丢了保障,社保纠纷往往源于沟通不足和侥幸心理——公司总觉得能拖,员工总怕撕破脸。
但法律是公平的:公司真有困难,可以依法申请援助;员工权益受损,就要勇敢维权,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社保不是施舍,是权利;经营不是借口,是责任,希望每家企业都能守法经营,每位劳动者都能安心工作,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别犹豫,早点咨询专业人士,防患于未然。
公司账户没钱,就能理直气壮地不交社保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公司账户没钱,老板就以此为借口,不给员工交社保,这听起来好像挺“合理”的,毕竟公司都揭不开锅了,哪还有钱管社保...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