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打成轻伤,对方耍赖说没钱赔,我该怎么办?
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摩擦,万一不小心跟人起了冲突,自己受了伤,经鉴定还是轻伤,这时候对方却耍无赖,说自己没钱赔偿,这可真是让人窝火又着急,别急,遇到这种事,咱们不能自认倒霉,更不能冲动行事,得拿起法律武...
生活中难免有摩擦,有时候冲动之下可能就动了手,万一不小心把人打成了“轻伤”,对方一开始可能气得不行,但后来经过调解或者你积极赔偿,对方心软了,说“我不告你了”,这时候,很多人就觉得万事大吉,没事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轻伤对方不起诉”,到底会怎么判呢?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说说。
咱们得明白,“轻伤”在法律上可不是小事,根据咱们国家《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达到“轻伤”及以上程度,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了,这可是刑事犯罪,不是说对方“不告”就能完全了事儿的。
这里的“不起诉”,得分好几种情况来看:
对方压根没报警,私下和解了:如果事情发生后,对方没报警,你们俩私下达成了和解,他也明确表示不追究你的责任了,这种情况下,因为公安机关没有立案,自然也就不会进入到法院审判阶段,所以也就不存在“怎么判”的问题,这有个前提,就是对方是真的彻底不追究了,而且你也确实赔偿到位,双方都满意,这种私下和解,最好是签个书面协议,把事情说清楚,免得日后再起纠纷。
对方报了警,但后来谅解你了,不想追究了:这种情况就复杂一点了。
关键在于,“对方不起诉”不等于“法律不追究”,尤其是在已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公安立案、检察院介入)之后,是否继续追究刑事责任,主要看司法机关的判断,对方的谅解和“不追究”意愿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如果是轻微伤,那一般是民事纠纷,对方不追究,赔钱道歉可能就完了,但如果是轻伤,它就踩在了刑事犯罪的门槛上,对方的“不起诉”(谅解)是你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于刑事处罚的重要筹码,但最终“怎么判”,还是要看案子走到了哪个阶段,以及司法机关对整个案件事实和情节的综合考量。
咱们来举个例子,更直观一些。
案例:小王与小李的“篮球场冲突”
小王和小李在小区篮球场打球,因为一个传球失误发生了口角,越吵越凶,小王一时冲动,推了小李一把,小李没站稳,摔在地上,胳膊肘磕到了篮球架底座,造成了“轻伤二级”(这是法定的轻伤标准之一)。
律师点评:在这个案子里,小李的“不追究”(谅解)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小王没有取得谅解,或者情节更严重一些(比如持械伤人、多次伤害等),检察院很可能就会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可能会判处小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即使是缓刑,那也是有犯罪记录的,但因为取得了谅解,加上其他从轻情节,检察院最终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小王也就不会留下“案底”。
相关的法律规定,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和解协议的适用范围】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 【和解协议的效力】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具体法条内容请参照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可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官方网站或“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等权威渠道查询。)
关于“轻伤对方不起诉会怎么判”这个问题,咱们总结一下核心要点:
动手之前一定要三思!退一步海阔天空,万一真发生了伤害事件,正确的处理态度和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
把人打成轻伤,对方不告了就没事了?会怎么判?,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中难免有摩擦,有时候冲动之下可能就动了手,万一不小心把人打成了“轻伤”,对方一开始可能气得不行,但后来经过...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