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信息被公开?这事儿合法吗?我该咋办?

金融债务1分钟前1

嘿,老铁们,先给大伙儿吃颗定心丸,遇到事儿别慌,咱们一点点捋清楚。

网贷逾期了,心里本来就够烦的了,结果呢?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甚至是一些不堪入目的催收短信、P图,被那些催收的给发到网上、群里,或者直接群发给你的亲戚朋友、同事领导,那种感觉,简直是社死现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网贷逾期信息被公开?这事儿合法吗?我该咋办?

咱们得明确一点:逾期还款,咱们确实理亏,该还的钱肯定要想办法还,这绝不代表网贷平台或者催收公司就可以为所欲为,把咱们的个人信息随便往外扔!这是两码事,千万不能混为一谈。

他们把咱们的信息“公开处刑”,到底合法吗?

答案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合法!严重的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咱们来掰扯掰扯。

  1. 侵犯隐私权:咱们的身份证信息、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通讯记录,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民法典》里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网贷平台和催收公司,他们是怎么拿到咱们这些信息的?是基于咱们借款时的授权,但这个授权是有边界的,仅限于为了催收债务这个目的,而且必须采取合法、适当的方式,把这些信息公之于众,显然超出了合理授权范围,妥妥的侵犯隐私权。

  2. 侵犯名誉权:如果他们公开的信息里,还带有侮辱、诽谤性的词语,或者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诋毁你,那不仅侵犯隐私,还侵犯了你的名誉权,让你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影响了你的社会评价,这都是可以追究他们责任的。

  3. 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去年刚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就是专门管这个事儿的,处理个人信息,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而且要征得咱们同意(虽然借款时可能有个笼统的同意,但绝不是同意他们公开),像这种为了催收而公开个人信息,明显是“过度处理”个人信息,是法律所禁止的。

别被他们吓唬住了!他们这么做,很多时候是利用咱们不懂法,或者怕麻烦、怕丢人的心理,想逼咱们赶紧还钱,但这绝不代表他们做得对!

那万一真遇上了这种糟心事,咱们该咋办呢?

  1. 第一时间保留证据!保留证据!保留证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催收短信、微信截图、通话录音、收到的侮辱性图片、信息被公开的网页链接、截图等等,只要能证明对方公开了你的信息,并且对你造成了困扰,都给它存下来!这是你后续维权的关键。

  2. 明确告知对方停止侵权行为:你可以给对方发个书面通知(短信、微信都可以,但要留痕),明确告诉他们,他们公开你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请他们立即停止,并删除相关信息,否则你将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

  3. 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 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这个是专门管网贷的,可以去这儿举报。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如果是通过短信、电话轰炸,或者网络平台发布的,可以向这个中心举报。
    • 公安机关:如果对方不仅公开信息,还伴有威胁、恐吓、侮辱、诽谤等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了,果断报警!
  4. 可以考虑拿起法律武器起诉:如果对方的行为给你造成了比较大的精神困扰或者名誉损失,你也可以收集好证据,去法院起诉对方,要求他们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甚至赔偿损失。


建议参考:

  • 保持冷静,理性应对:遇到信息被公开,愤怒和恐慌解决不了问题,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 区分责任,明确边界:逾期归逾期,侵权归侵权,这是两回事,不要因为自己逾期了,就觉得对方做什么都有理。
  • 固定证据是王道:没有证据,说啥都白搭,所以一定要有保存证据的意识。
  • 依法依规维权: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知道去哪里维权,不要采取过激行为,那样反而可能把自己陷入被动。
  • 主动沟通,协商解决:在维权的同时,如果确实有还款困难,也可以尝试和网贷平台进行沟通,看能不能协商一个合理的还款计划,毕竟,解决债务问题才是根本。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虽然会带来一系列麻烦,但这绝不是网贷平台或催收机构可以肆意侵犯我们个人隐私和名誉的理由。咱们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催收也得守规矩,讲法律。能帮到那些正在经历或者可能遇到类似困扰的朋友们,法律是咱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遇到不公,别忍着,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提醒大家,借贷需谨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避免陷入债务泥潭,有任何法律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咨询专业的律师。

网贷逾期信息被公开?这事儿合法吗?我该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因拖欠工资不辞而别 我能索要经济补偿吗
« 上一篇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