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催收说要给单位发函?别慌,律师教你这么办!

金融债务3秒前1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诉苦,说网贷不小心逾期了,催收电话一个接一个,最近甚至撂下狠话,说再不还钱就要给单位发函,让领导同事都知道这事儿,听得出来,他是真着急,既怕丢了面子,更怕丢了工作,这种焦虑,我特别能理解,今天咱就好好聊聊,网贷逾期后,催收真的会给单位发函吗?如果发了,对我们有啥影响?我们又该怎么办?

咱得明白催收为啥会提“给单位发函”这茬,无非就是抓住咱们怕丢面子、怕影响工作的心理,想通过这种方式给我们施压,逼我们赶紧还钱,这招确实挺损的,打在了很多人的七寸上。

催收真的会这么干吗?答案是:有可能,但并非必然。有些不那么规范的催收公司,为了业绩可能会采取一些比较激进甚至违规的手段,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有些甚至是非法获取的)拿到你的单位信息,然后以此相要挟,但也不是所有催收都会这么做,尤其是一些正规持牌的金融机构,他们相对会更顾忌合规风险,但“可能性”的存在,就足以让咱们坐立难安了。

如果催收真的把函发到了单位,会有啥影响?这恐怕是大家最担心的,一旦单位知道了,轻则可能引来同事异样的眼光、领导的询问,影响咱们在单位的形象和人际关系;重则,如果单位对员工的个人信用或品行有较高要求,说不定真的会影响到工作岗位甚至职业生涯,咱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但也不能被催收一吓唬就乱了方寸。

重点来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1. 先稳住!别自乱阵脚:收到催收的威胁信息,第一反应肯定是慌,但越是这时候越要冷静,深呼吸,告诉自己,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慌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 主动联系催收,但要“有理有据有节”
    • 表明还款意愿,但说明当前困境:可以主动联系催收,说明自己并非恶意拖欠,确实遇到了困难,表达积极还款的意愿。
    • 明确告知对方,向单位泄露信息是侵权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可以明确告诉催收:“你们如果向我的单位或者其他无关第三方泄露我的个人债务信息,已经严重侵犯了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是违法行为,我有权保留追究你们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句话一定要说,并且可以尝试录音(注意,录音前最好告知对方,避免不必要的法律争议,有些情况下秘密录音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被采纳,但稳妥起见,尽量明示)。
  3. 收集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 催收的电话录音、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只要涉及到威胁、恐吓、要向单位发函等内容,都务必截图、录音保存好,这些都是日后维权的重要证据。
    • 如果对方真的把函发到了单位,务必把函件原件或复印件保留好
  4. 向监管部门投诉:如果催收真的实施了这种侵权行为,或者持续以这种方式威胁你,你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比如银保监会(现在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12378热线,或者通过其官方网站、APP进行投诉,也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进行举报,投诉时,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并附上相关证据。
  5. 与网贷平台协商还款: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与其担心催收搞事情,不如主动和网贷平台的官方客服联系(注意,一定要是官方渠道,别被假客服骗了),尝试协商一个合理的还款方案,比如延期还款、分期还款等,只要你有诚意,很多平台是愿意协商的。

建议参考:

  • 保持冷静,理性应对:催收的目的是要钱,不是真的非要毁掉你的工作(除非你完全失联且欠款巨大),他们更多是利用你的恐惧心理。
  • 主动沟通,但坚守底线:沟通是为了协商还款,不是任人拿捏,对于侵犯你合法权益的行为,要明确反对和警告。
  • 保留证据是关键:无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只要涉及侵权和威胁,证据就是你的护身符。
  • 优先协商,解决债务:尽快找到解决债务的办法,才是一劳永逸的。
  •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自己处理起来确实困难,或者催收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可以考虑咨询专业的律师,寻求法律帮助。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4.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八条: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注:你的债务信息、单位信息等,虽然不一定都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但其泄露同样可能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

  5.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6.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7.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注:此条针对的是“非法债务”和特定“恐吓、骚扰”行为,如果你的网贷本身利率合法,此条不一定直接适用,但持续骚扰、威胁仍可能构成其他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确实会带来不少麻烦,催收的各种手段也常常让人不堪其扰,但请记住,催收行为是有边界的,我们的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面对“要给单位发函”这样的威胁,别害怕,也别硬碰硬,先稳住心神,然后主动沟通、明确拒绝侵权行为、积极保留证据、依法进行投诉,并最终通过与平台协商来解决债务问题,这才是最理智也最有效的应对之道。

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借贷之初就量力而行,避免逾期,但如果真的遇到了困难,也请相信,只要积极面对,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别让一时的困境,压垮了你的生活和未来,有问题,多学习,多咨询,寻求正确的帮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网贷逾期,催收说要给单位发函?别慌,律师教你这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劳务派遣到底是个啥?打工人必知的临时工真相!
« 上一篇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