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收无门时,这三步才是硬道理!
朋友开口借钱,你二话不说转了账;亲戚张嘴救急,你咬牙把积蓄掏空,可等到约定还款日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这种“老赖式”欠钱不还的糟心事,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更扎心的是,你还不好意...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平时称兄道弟,一口一个“兄弟信我”,转头借走几万块,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
更气的是,你说报警吧,人家说“这是民事纠纷,警察不管”;你想起诉吧,又怕流程复杂、耗时耗力,最后钱没要回来,还搭上一堆时间和律师费。
别急,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告诉你:面对“老赖”借钱不还,真不是只能干瞪眼,关键是你得知道怎么打这场仗,用对方法,才能把血汗钱一分不少地拿回来!

很多人一发现对方不还钱,立马炸了,天天打电话骂人、发威胁信息,甚至跑到人家家门口蹲守,结果呢?不仅没要回钱,反而把自己搞成了“骚扰方”,对方反过来报警,你还可能吃官司。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策略才能。
正确的做法是:冷静收集证据。
你手上有借条吗?有没有转账记录?微信聊天里有没有承认借款的内容?哪怕只是一句“钱收到了,下个月一定还”,都是铁证!
我常跟当事人说:“打官司,打得不是道理,是证据。”没有证据,你说破天也没用。
很多人催收就是一遍遍打电话:“你到底还不还?”对方敷衍两句就挂了,这种催收,毫无意义。
真正有效的催收,是要留下法律意义上的“催告痕迹”。
怎么做?
书面催款函:通过邮政EMS寄一份《催款通知书》,写明借款金额、时间、约定还款日,并要求对方在X日内归还,记得在快递单上写清楚文件名称,保留好寄件凭证和签收记录。
微信/短信正式提醒:不要用“哥,最近手头紧不?”这种模糊表达,直接发:“XX,你于2023年5月1日向我借款5万元,约定2023年8月1日归还,至今未还,请于3日内明确还款计划,否则我将依法维权。”——这句话,既礼貌又强硬,还能成为诉讼中的“催告证据”。
录音取证(合法前提下):如果对方接电话承认欠钱,尽量引导他说出“我知道我该还”“现在确实困难”之类的话,悄悄录音(注意:单方录音在民事案件中通常可作为证据,但不能偷拍偷录隐私场所)。
这些动作,看似小事,实则是在为将来打官司铺路,法院最看重什么?就是你有没有尽到“合理催告义务”。
很多人以为:只要法院判了,钱就回来了,错!90%的老赖,判决书下来照样不还钱。
真正的重头戏,是强制执行!
一旦判决生效,立刻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候,你的律师或你自己可以要求法院:
我去年代理的一个案子,对方借了8万块三年不还,起诉后法院判了,但他名下“啥都没有”,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他老婆新开了一家奶茶店,流水巨大,最后我们以“夫妻共同债务”为由追加执行,查封了店铺账户,一周内全款到账。
别小看执行环节——它才是真正让老赖疼的地方。
我的当事人李女士,借了6万元给一起长大的“发小”张某做小生意,没打借条,只有微信转账和几句聊天记录,起初对方还按时发消息报进度,半年后突然失联。
李女士一开始想忍了,毕竟“小时候一起光屁股玩的”,但在我的建议下,她做了三件事:
开庭时,张某竟然出现,辩称“那是投资款”,但我们提交的证据链完整:转账时间、金额、前期沟通还款意愿的记录,形成闭环,法院最终支持全部诉请。
更关键的是,在执行阶段,我们查到张某刚买了一辆二手宝马,登记在他表弟名下,经过调查取证,证明实际使用人为张某,法院认定为“恶意转移财产”,依法拍卖车辆,李女士全额拿回本息。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再熟的人,借钱也必须讲规则;再难的执行,也有突破口。
借钱给他人,本质是一种信任;但当信任被践踏,法律就是你最硬的后盾。
面对老赖,别逞一时之勇,也别轻言放弃。
第一步:固证——从现在开始,每一句话、每一次转账,都要有备份意识;
第二步:施压——用合法手段制造心理压力,逼其主动还款;
第三步:亮剑——该起诉就起诉,该执行就执行,让法律替你出头。
在这个时代,不怕别人欠你钱,怕的是你不懂怎么要回来。
你不是软弱,你是还没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别让善良,成为别人伤害你的理由。
该出手时就出手,用专业和理性,打赢每一场属于你的正义之战。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平时称兄道弟,一口一个“兄弟信我”,转头借走几万块,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