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该怎么赔偿双倍工资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基数一般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应发工资确定,支付期限为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
没有劳动合同,误工费仍然可以得到赔偿。可通过其他证据证明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进而主张误工费赔偿。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要获得误工费,关键在于提供能证明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的证据。
对于误工时间的证明,通常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诊断证明、休假证明等是重要依据。这些材料会明确记载伤者因伤需要休息的时间,从而确定误工的时长。如果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而收入状况的证明相对复杂一些。没有劳动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证明:工资发放记录,如银行流水明细,上面会清晰显示每月的收入进账情况,能直观反映伤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单位出具的证明能说明伤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及收入情况。完税凭证也是证明收入的有力证据,它能反映伤者的纳税情况,侧面证明其收入水平。
如果无法提供上述确切的收入证明,也可以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法院会根据伤者所从事的行业,参照相关统计数据来确定赔偿标准。
在主张误工费赔偿时,要及时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在与责任方协商赔偿事宜时,凭借这些证据合理提出赔偿要求。若协商不成,还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向法院提交充分的证据,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公正的判决,以保障伤者获得应有的误工费赔偿。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法律解析: 没有劳动合同,误工费仍然可以得到赔偿。可通过其他证据证明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进而主张误工费赔偿...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