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工资但不交社保,这笔账真的划算吗?
“公司说给我涨工资,但社保就不交了,这样划算吗?”听起来好像每月到手钱多了,但仔细一琢磨,这其实是一笔暗藏风险的糊涂账,今天咱们就从法律和实际角度,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 社保不是“可选项”,而是法律...
“公司说不交社保了,但每个月会多补贴一笔钱在工资里,这样是不是更划算?”听起来好像到手工资多了,但仔细一想,这其实是职场上一个常见却风险极高的“陷阱”,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现实角度,掰开揉碎聊聊这件事。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面试时HR很“真诚”地说:“咱公司氛围简单,社保您自己交更灵活,我们直接折现发您工资里,每月多拿一千多块,是不是很实惠?”很多人一听,立马心动——毕竟眼下能多拿钱,谁不乐意?但问题是,社保真的能这么简单被“折现”代替吗?
答案当然是:绝对不能。
从法律层面看,缴纳社保是公司的法定义务,而不是一种可选择的“福利”。《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也就是说,“不交社保”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无论公司是否补贴、补贴多少,这种所谓“协商一致不缴社保”的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那你可能会问:“可是我签字同意了啊?”很遗憾,劳动者自愿放弃社保的承诺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法院和劳动仲裁机构在实践中普遍认为,缴纳社保是强制性规定,不因当事人约定而改变。
再说现实影响——这波操作,你亏的不只是养老金。
表面上,你每个月多拿了一些钱,但长远来看,损失可能是巨大的,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每一样都关乎你的切身利益。
更关键的是,公司这样做往往是在规避责任、降低成本,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是国家规定的,公司不交社保,实际上是在逃避应尽的义务,而所谓“补贴”,很多时候远低于公司本应承担的社保缴费金额。看似给你加钱了,其实公司省得更多。
而从你的角度,未来如果发生劳动争议——比如裁员、调岗或发生工伤,公司很可能以“你自愿放弃社保”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到那时,你不仅维权困难,还可能因为缺乏社保记录而失去重要的保障。
如果你正在面对这种情况,或者公司已经这样操作:
羊毛出在羊身上,公司愿意“补贴”而不交社保,绝不是因为你“赚了”,而是它“省了”,社保是国家强制设定的安全网,是你劳动权益的底线保障,千万不要为了一点眼前利益,放弃长远保障。职场之路要走得稳,既要看得见眼前的现金,更要望得见未来的保障,希望你理性判断,做出真正对自己负责的选择。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正式法律建议,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
公司说不交社保但补贴在工资,这笔账真的划算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公司说不交社保了,但每个月会多补贴一笔钱在工资里,这样是不是更划算?”听起来好像到手工资多了,但仔细一想,这...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