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说不交社保但补贴在工资,这笔账真的划算吗?
“公司说不交社保了,但每个月会多补贴一笔钱在工资里,这样是不是更划算?”听起来好像到手工资多了,但仔细一想,这其实是职场上一个常见却风险极高的“陷阱”,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现实角度,掰开揉碎聊聊这件事。...
“公司说不交社保,每月直接给我补贴1000块,这划算不?”听起来好像是个“双赢”的方案——公司省事,你到手工资还多了,但作为律师,我必须告诉你:这其实是个埋着雷的“糖衣炮弹”,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清楚,这钱到底该不该拿,拿了会怎样。
很多公司会和员工签《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或《社保补贴协议》,约定每月多发几百到一千元作为“补偿”,但注意了!《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缴纳社保是公司的法定义务,不具有协商豁免的空间,也就是说,哪怕你白纸黑字签了字,这类协议也是无效的,一旦未来发生纠纷,公司一句“我们已经补贴了”根本站不住脚。
假设每月补贴1000元,一年就是1.2万,看起来是一笔额外收入,但我们来算一笔账:
说白了就是赌你不会维权,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常采用这种方式,但一旦员工投诉,社保稽查部门会责令公司补缴,并处以欠缴金额1-3倍的罚款。员工若起诉,公司还可能被判决支付经济补偿金(N倍工资),实践中,我代理过不少案例,员工离职时反过来起诉公司未缴社保,不仅追回社保权益,还拿到了额外赔偿。
如果公司提出“现金补贴换社保”,你可以这样回应:
“感谢公司的方案,但我更希望依法缴纳社保,如果当前经营有困难,我们可以协商阶段性延后,但不能永久放弃,这对双方都是长期保护。”
既给了对方面子,又守住了法律底线,若公司坚持违法操作,建议优先考虑跳槽——连社保都敢省的企业,大概率也会在其他权益上克扣你。
社保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投给你自己的未来,看似多拿的几百块补贴,背后隐藏的是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大风险,法律不会保护“用金钱换权利”的交易,公司提供的补贴方案实质是转嫁风险,下次再遇到老板说“不交社保补你钱”,不妨笑着回一句:“您还是帮我缴社保吧,这样您省罚款,我省心!”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擦亮眼睛。权利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来的。
公司说不交社保补贴多少钱,这笔钱真的能拿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公司说不交社保,每月直接给我补贴1000块,这划算不?”听起来好像是个“双赢”的方案——公司省事,你到手工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