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说不交社保补贴多少钱,这笔钱真的能拿吗?
“公司说不交社保,每月直接给我补贴1000块,这划算不?”听起来好像是个“双赢”的方案——公司省事,你到手工资还多了,但作为律师,我必须告诉你:这其实是个埋着雷的“糖衣炮弹”,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清楚,这钱到底该不该拿,拿了会怎样。
补贴协议?法律上根本是“无效条款”!
很多公司会和员工签《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或《社保补贴协议》,约定每月多发几百到一千元作为“补偿”,但注意了!《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缴纳社保是公司的法定义务,不具有协商豁免的空间,也就是说,哪怕你白纸黑字签了字,这类协议也是无效的,一旦未来发生纠纷,公司一句“我们已经补贴了”根本站不住脚。
你以为赚了?其实亏大了!
假设每月补贴1000元,一年就是1.2万,看起来是一笔额外收入,但我们来算一笔账:
- 养老金账户损失:公司本应为你缴纳16%的养老保险(按基数5000算,月缴800元),这笔钱进入你的个人账户,是未来的养老保障;
- 医保清零:停缴期间生病无法报销,万一住院,损失可能是几万甚至几十万;
- 工伤失业风险:工作中受伤,公司拒赔怎么办?被裁员时领不到失业金又怎么办? 更致命的是,一旦你要求补缴社保,之前拿的补贴必须全额退回公司——因为法律认定这是“不当得利”,换句话说,你只是暂时替公司保管这笔钱而已。
公司为什么敢这么操作?
说白了就是赌你不会维权,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常采用这种方式,但一旦员工投诉,社保稽查部门会责令公司补缴,并处以欠缴金额1-3倍的罚款。员工若起诉,公司还可能被判决支付经济补偿金(N倍工资),实践中,我代理过不少案例,员工离职时反过来起诉公司未缴社保,不仅追回社保权益,还拿到了额外赔偿。
如果真的遇到了,该怎么办?
- 第一步:保留证据
录音、聊天记录、补贴工资条、承诺书等全部保存好; - 第二步:明确拒绝
书面告知公司“要求依法缴纳社保”,避免被反咬“自愿放弃”; - 第三步:投诉或仲裁
向当地社保稽核部门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全程免费,无需请律师); - 切记:不要主动离职!
以“未依法缴纳社保”为由提出离职,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 律师建议参考:
如果公司提出“现金补贴换社保”,你可以这样回应:
“感谢公司的方案,但我更希望依法缴纳社保,如果当前经营有困难,我们可以协商阶段性延后,但不能永久放弃,这对双方都是长期保护。”
既给了对方面子,又守住了法律底线,若公司坚持违法操作,建议优先考虑跳槽——连社保都敢省的企业,大概率也会在其他权益上克扣你。
🔍 相关法条索引: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第46条: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 《社会保险法》第63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一)》第35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不缴社保,事后反悔要求补缴的,应予支持。
社保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投给你自己的未来,看似多拿的几百块补贴,背后隐藏的是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大风险,法律不会保护“用金钱换权利”的交易,公司提供的补贴方案实质是转嫁风险,下次再遇到老板说“不交社保补你钱”,不妨笑着回一句:“您还是帮我缴社保吧,这样您省罚款,我省心!”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擦亮眼睛。权利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来的。
公司说不交社保补贴多少钱,这笔钱真的能拿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