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怕被强制执行?盯紧这3条短信!其他的,看都不用看
欠了钱,手机里天天蹦各种催收短信,看得人心里发慌?其实真不用草木皆兵——真正得攥紧了处理的就三类,剩下的大可以放平心态,理性应对就行。
先说说第一类,法院传票的短信。记好,这种短信只可能从12368发来。12368是法院专属的服务热线,所有跟官司有关的通知都从这走,靠谱得很。短信里会带个官方链接,点进去能看到全套文件:告诉你被起诉了的“应诉通知书”、对方告你的“起诉状”,还有他们手里的证据啥的。
收到这短信别慌,先看看内容跟自己的债务对不对得上。要是觉得“这案子不该由这个法院管啊”——比如纠纷发生的地方、你住的地方,都不在这个法院的辖区——那就赶紧在规定时间内递个“管辖权异议申请书”,让法院审审该不该转走。要是觉得管辖没问题,那就按通知书说的,准备好答辩的材料、自己的证据,按时去开庭应诉,千万别缺席,不然法院可能直接按对方说的判,那可就亏了。
第二类,支付令的通知,也是12368发的,短信里会有明确的案号,链接点开就是“支付令裁定书”。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法院帮债权人发的“催款令”,特点是快——只要债权人跟你没别的债务纠纷,而且这通知能送到你手里,法院就可能发这个。
这里有个天大的关键点:收到支付令后,15天内必须提书面异议!啥叫有效的异议?比如“这债根本不存在啊”“他算的金额不对”,而且得拿证据出来。但要是只说“我没钱还”,这不算数,法院可能不认。要是15天内没提有效异议,支付令直接就生效了,对方拿着这个就能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到时候银行卡被冻、财产被查封,那可就麻烦了。
第三类,仲裁通知的短信。跟前面俩不一样,这短信不是12368发的,一般是“XX市仲裁委员会”这类机构发来的。点开链接能看到仲裁通知书、仲裁的规矩、谁来审这个案子之类的信息。
仲裁咋来的?大多是因为之前签的合同里写了“以后有纠纷,就找XX仲裁委解决”——这叫“仲裁条款”。仲裁结果跟法院判决有同等效力,对方拿着裁决书也能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得重视。
收到这通知,先想想自己签过带仲裁条款的合同没。要是压根没签过,或者觉得“这仲裁委管不着这事儿”,赶紧在规定时间内提“管辖权异议”。要是管辖没问题,那答辩一定要认真——这可不是走过场,你得拿出证据、说清楚事实,反驳对方的说法。要是懒得答辩,仲裁委可能就光听对方说,直接按他们的证据判了,以后你想推翻这个裁决,都拿不出当时的理由和证据,基本就没指望了。
至于其他的短信,不管是12368发的,还是催收公司、债主发的,大多是喊你协商还款的。
要是手里有钱,想谈谈还款方案,那可以接茬聊,但记好:不管谈成啥样,必须要签书面的调解书,而且得盖对方单位的公章——公司章、法院或仲裁委的章都行。那些口头说的、没盖章的“协议”,基本没啥法律效力,别当真。
要是暂时确实没钱还,这些短信大可以直接忽略。为啥?因为“调解”是双方商量着来的事,跟起诉、仲裁这种硬邦邦的法律程序完全两码事。不会因为你不回调解短信,就立马被强制执行。别被那些“不调解就马上冻你卡”的话吓住,大多是忽悠人的。
说到底,分清短信是哪类,把心思放在那三类关键通知上,既能避免漏掉重要的法律程序,也能少点没必要的焦虑。债务纠纷再麻烦,拎清了重点,应对起来也能稳当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