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怎么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以货币形式在约定日期支付,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支付周期通常按月进行,特殊情况可按周、日、小时支付。

一、支付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这意味着用人单位不能以实物、有价证券等非货币形式替代货币支付工资。货币支付可以是现金支付,也可以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进行,以确保劳动者能够自由支配劳动报酬。二、支付周期工资支付周期一般为按月支付。《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明确,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对于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三、支付时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资支付日期。一旦约定,用人单位就应当严格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但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四、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克扣”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无故拖欠”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但在法定允许扣除工资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依法扣除劳动者工资,如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分享举报
未签订合同多久可以离职
« 上一篇2秒前
×
17
2025 09

用人单位怎么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以货币形式在约定日期支付,不得克扣...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