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未签劳动合同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工作十年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单位不签订,应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同时,劳动者还可要求单位补缴社保等。 根据...
员工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法律风险。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其签订合同,若员工仍拒绝,应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同样书面通知签订,若拒绝则书面通知终止,需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处理员工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要分不同阶段进行。
入职一个月内。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员工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这是因为法律给予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个月的时间来签订劳动合同,在这个期限内,双方都有义务积极促成合同的签订。如果是员工故意不签,用人单位及时终止劳动关系是合理合法的,能有效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双倍工资风险。
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在这个阶段,用人单位已经存在一定的过错,因为没有在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合同。所以即使是员工故意不签,用人单位在终止劳动关系时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保留相关的书面通知等证据,以证明自身已经履行了通知签订合同的义务,是员工故意不签。这样在遇到劳动纠纷时,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法律解析: 员工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法律风险。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其签订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