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有没有开除的规定

普法百科2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劳动法有关于开除的规定,不过现行法律体系中,“开除”更多表述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程序及相应法律后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当劳动者存在以下情况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是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是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这种解除属于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法》第二十六条也规定了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例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这种情况属于非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做了更细化的规定。除了上述类似情形外,还增加了经济性裁员等规定。比如,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等,用人单位在符合一定程序后可以进行裁员。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也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如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等。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分享举报
医保系统里名字错了要怎么改
« 上一篇2小时前
工伤办理到哪个部门
下一篇 »2小时前
×
15
2025 09

劳动法有没有开除的规定

法律解析: 劳动法有关于开除的规定,不过现行法律体系中,“开除”更多表述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