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无效情形有哪些

普法百科4小时前2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的无效情形主要包括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这三种。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比如劳动者伪造学历证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基于该虚假学历而决定录用该劳动者,这种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就是无效的。胁迫则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行为。乘人之危是指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合同无效。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是其必须履行的义务,如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等。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不承担这些责任,或者排除劳动者获得相应权益的权利,这种约定是无效的。例如,一些用人单位在合同中规定“工伤概不负责”,这就排除了劳动者在工作中因工伤获得的权利,违反了法律规定,该条款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而制定的,必须严格遵守。比如,法律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如果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每天工作十小时且没有相应的加班补偿等,就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相关条款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分享举报
业务员将货款收私账算违法吗
« 上一篇4小时前
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流程
下一篇 »4小时前
×
14
2025 09

劳动合同的无效情形有哪些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的无效情形主要包括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