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金额是N还是N+1呢?以下四个案例中哪些情况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
在解除劳动合同争议中,一般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确定举证责任,但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劳动争议案件中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到争议的最终结果。“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中的一般原则,在解除劳动合同争议中同样适用。这意味着,当劳动者提出与解除劳动合同相关的诉求时,比如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金,劳动者就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像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材料。
由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地位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用人单位往往掌握着更多的证据和信息。为了平衡双方的利益,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当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引发劳动争议时,用人单位需要证明其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例如,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就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公司存在相关的规章制度,该规章制度已经向劳动者公示,并且劳动者确实存在违反该规章制度的行为。
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就可能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在司法实践中,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综合判断举证责任的分配和证据的证明力,以公正地处理解除劳动合同争议。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当重视证据的收集和保存,以便在争议发生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法律解析: 在解除劳动合同争议中,一般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确定举证责任,但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