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普法百科6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从主体资格、劳动管理、劳动业务组成三方面考量。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则可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在司法实践和劳动法律规定中,存在一系列标准用于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主体资格是基础条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者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例如,一家正规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与一位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就满足主体资格要求。

劳动管理关系是重要判断依据。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有指挥、监督、管理的权力,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的考勤、工作纪律等规定。比如,劳动者每天需按时上下班打卡,接受用人单位的工作分配和考核,用人单位按照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这些行为就体现了劳动管理关系。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需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劳动者的工作是用人单位整体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程序员的编程工作就是公司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一家餐厅,厨师的烹饪工作也是餐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认定事实劳动关系时,还可参照一些凭证,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通过综合考量这些因素,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分享举报
劳动法规定每月21.75天是怎么算出来的
« 上一篇6小时前
医院门规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6小时前
×
14
2025 09

怎么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法律解析: 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从主体资格、劳动管理、劳动业务组成三方面考量。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