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法律解析: 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从主体资格、劳动管理、劳动业务组成三方面考量。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
兼职计件有可能存在劳动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即便以计件形式支付报酬、工作时间相对灵活,也可认定为劳动关系;若不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则可能属于劳务关系等其他民事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判断兼职计件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关键在于看是否符合劳动关系的几个核心要素。
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例如,企业是合法注册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达到法定劳动年龄且具有劳动能力。二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在兼职计件工作中,如果劳动者需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考勤制度、工作规范等,接受用人单位的指挥和监督,就符合这一特征。比如工厂要求兼职计件的工人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到厂工作,遵守工厂的安全操作规程等。三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例如,快递公司的兼职快递员,其收派件工作是快递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兼职计件人员工作自主性很强,不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约束,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完全由自己决定,与用人单位只是按照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结算,更像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合作,那么就可能不构成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例如,某企业临时找一些人兼职为其组装零件,这些人可以在家自行安排时间完成,企业只根据组装好的合格零件数量支付报酬,双方更倾向于劳务关系。
不能仅仅因为是兼职计件就直接判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当双方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产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结合具体的证据来进行认定。
法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法律解析: 兼职计件有可能存在劳动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即便以计件形式支付报酬...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