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理劳动合同
办理劳动合同通常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签订时要明确合同必备条款,双方签字或盖章后合同生效,之后用人单位需将一份合同交付给劳动者。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办理劳动合同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协商拟定合同
用人单位在招聘到合适的劳动者后,会与劳动者就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协商。这些条款应包括《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内容,如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二、签订劳动合同
双方就合同条款协商一致后,用人单位会提供劳动合同文本。劳动者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认无异议后,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同时,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也需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
三、合同生效
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自双方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生效。如果合同中约定了生效条件,那么需满足该条件时合同才生效。
四、交付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将其中一份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若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责任。
五、合同备案(部分地区要求)
在一些地区,用人单位还需要将签订好的劳动合同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备案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可咨询当地劳动行政部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