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是解除合还是终止合同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辞退通常属于解除合同,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涉及合同终止。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需要明确区分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概念。解除合同是指在劳动合同期限尚未届满时,由于一方或双方的意愿,提前结束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而终止合同则是指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出现法定情形时,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自然终止。

辞退一般是用人单位基于各种原因,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主动提前结束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这符合解除合同的特征。比如,劳动者在工作中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这种辞退行为就是典型的解除合同。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会让辞退看似与合同终止相关。例如,当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不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从结果上看也是结束了双方的劳动关系,类似辞退的效果,但这其实是合同的正常终止。还有,当出现法定的终止情形,如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也会终止,这虽然和常见的辞退情形不同,但也会导致劳动关系的结束。

在实践中,判断辞退是解除合同还是终止合同,关键要看辞退的原因和劳动合同所处的阶段。用人单位在辞退劳动者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如支付金等。劳动者也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当遭遇不合法的辞退时,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分享举报
拖欠工资打电话不接怎么办
« 上一篇2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