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怎么算才合理?少发、漏发、不按时发,你的权益还在吗?
咱们每天起早贪黑,干得热火朝天,图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每个月那笔工资,可你有没有认真算过——你拿到手的钱,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是老板一句话说了算?还是真有章法可循?更关键的是,当你发现工资少了、晚了...
很多人以为,劳动合同上写了月薪8000,那每个月就该拿到手8000,其实不然,工资的构成远比你想的复杂,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至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等,但最关键的一点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必须是明确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举个例子:
小李签的合同写“月薪8000元,其中基本工资3000元,绩效工资5000元”,乍一听没问题,但问题出在哪儿?如果公司随便以“绩效未达标”为由,把5000块全扣了,最后只给3000,这合法吗?

不合法!
为什么?因为绩效工资虽然是浮动部分,但如果公司在制度上没有明确考核标准、评分依据,也没有让员工签字确认,那就属于“单方面克扣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我们来划重点:
✅可以依法扣除的项目:
❌绝对不能随意扣除的:
特别提醒:很多公司喜欢搞“罚款文化”——迟到一次扣100,没完成KPI扣500……听着像企业管理,实则违法。企业无权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这是行政机关的权力,不是老板的“家法”。
2022年,上海有一起典型案例。
张女士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合同约定月薪1.2万,其中绩效占6000,连续三个月,公司以“部门整体业绩不佳”为由,全额扣除她的绩效工资,每月只发6000,张女士提出异议,公司回应:“绩效就是不确定的,发多少看公司决定。”
张女士申请劳动仲裁,提交了过往绩效评定记录、工作成果、邮件沟通等证据,证明自己完成了全部KPI,仲裁委支持张女士,裁决公司补发三个月绩效工资共1.8万元,并加付赔偿金。
法院认为:绩效工资虽具浮动性,但不能成为企业随意克扣工资的“遮羞布”,若无合理考核机制、未告知员工具体扣减理由,视为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除劳动者工资。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三条
所谓“克扣”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以下情况不属于克扣:
工资不只是银行卡里的一个数字,它代表的是你的时间、精力、技能和付出,每一分被不合理扣除的钱,都是对你劳动价值的轻视。
作为劳动者,你要学会三件事:
合法的工资计算,是“有依据、可追溯、可申诉”的过程,而不是老板一句话的事,你有权知道每一笔钱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别再说“算了,就当买个教训”,你的工资,值得被认真对待。
工资怎么算才合法?少发、漏发、按绩效打折?一文说清你的权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工资不是“老板说了算”,而是法律说了算 很多人以为,劳动合同上写了月薪8000,那每个月就该拿到手8000,...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