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税怎么算?一不留神多花几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
买车是件高兴事儿,可一到交钱环节,不少人傻眼了:“怎么裸车价20万,落地直接奔着23万去了?” 这时候,销售轻飘飘来一句:“这是购置税啊,国家收的。” 听起来好像理所当然,但你有没有想过——购...
咱们中国人对“买房”这两个字,向来是又爱又怕,爱的是,一套房能安家落户、承载梦想;怕的是,流程复杂、费用一堆,尤其是那个听起来很专业、但谁都说不清的——契税。
很多人以为签完合同、付了首付就万事大吉,结果到缴税环节一看单子:咦?怎么比预想的贵了好几万?这中间差的钱,十有八九就出在契税上。

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给你把“房子契税怎么算”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不整那些晦涩的法律术语,也不甩一堆公式吓你,咱就聊点实实在在的,让你以后办手续时心里有底,少走弯路,更不多花冤枉钱。
你买房子,产权要从别人名下转到你自己名下,这个“过户”不是白来的,国家要收一笔“交易税”,这就是契税。
它不像增值税或者个税那样由卖方承担,契税是由买方(也就是你)来交的,所以别指望开发商或房东帮你扛,这笔钱最终还是落在你头上。
那具体收多少呢?不是固定数,也不是按房价随便估,而是有一套明确规则的,主要看三个关键因素:
这三个条件一组合,税率立马不一样,下面我给你列个清晰明了的表格式说明(虽然不能真画表,但我用语言给你理清):
首套房
二套房
三套及以上住房(不管面积多小)
注意!这是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执行的标准,尤其适用于普通住宅,如果你买的是商铺、写字楼、公寓这类非住宅性质的房子,那对不起,一律按3%起步,没有优惠。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李在杭州买人生第一套房,房子总价400万,面积100㎡,属于普通住宅,他是首套,面积超过90㎡,所以适用1.5%税率。
契税 = 400万 × 1.5% =6万元。
但如果这是他的第二套房,同样条件,税率变成2%,就得交8万——一下子多出2万!
再假设他买的是个45㎡的公寓,总价200万,哪怕只是第一套,也按非住宅处理,税率3%,也要交6万,你看,面积小价格低,反而税费比例更高。
所以说,别光看单价和总价,契税才是隐藏成本里的“刺客”。
去年有个客户张姐来找我咨询,满脸委屈:“律师,我们两口子卖了老破小,买了个改善型新房,明明是‘卖一买一’,怎么契税还收了3%?隔壁邻居同户型才交1.5%!”
我一听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原来,张姐丈夫名下其实还有套 inherited 的老宅,虽然不住人也没出租,但产权没过户、没出售,系统里就算作“已有房产”,他们这次买房,在税务系统看来就是“第二套”,而且面积超90㎡,本来该交2%,但他们买的小区被认定为“非普通住宅”(因为容积率低、单价高),于是直接按2%上浮到3%征收。
更冤的是,他们在办理时没主动申报家庭房产情况,等缴税通知下来才发现贵了一截,后悔也晚了。
后来我们协助调取了原房产的继承文件,尝试申请退税,但因政策执行严格,最终没能退成。
这个案子提醒所有人:契税不是随口报个数就行,必须如实申报家庭所有成员名下的房产信息,哪怕房子闲置、偏远、甚至快拆了,只要产权还在,就要算进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及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配套文件:
也就是说,现在各地执行的1%、1.5%、2%等优惠税率,都是基于国家授权地方制定的具体细则。政策虽统一,落地却因地而异,千万别听中介一句“都一样”就信了。
朋友们,买房是大事,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契税看着只是交易流程中的一环,但它动辄几万的差距,足以影响你的装修预算、家电配置,甚至孩子的教育安排。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房产律师,我真心建议你在签合同前就做三件事:
记住一句话:政策有温度,执行讲细节,合规操作省下的不是税,是你未来生活的底气。
下次你再去办房产证,面对那张缴税单,希望你能淡定一笑:“这数,我早就算过了。”
房子契税怎么算?搞不清税率多花几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中国人对“买房”这两个字,向来是又爱又怕,爱的是,一套房能安家落户、承载梦想;怕的是,流程复杂、费用一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