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面积怎么算?买错一平米多花上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

普法百科36秒前1

咱们买房,动辄几百万,每平方米可能就值两三万,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花钱买的那个“建筑面积”,到底是谁说了算?开发商报的数字真靠谱吗?公摊是不是越小越好?套内面积和使用面积又有什么区别?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老律师视角,跟你掰扯清楚:房子面积到底是怎么算的,哪些地方最容易被“动手脚”,以及你作为购房者,该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你合同上写的面积,和你实际能用的面积,可能差出一个卫生间!为什么?因为开发商卖的是“建筑面积”,而这个建筑面积,是套内面积 + 公摊面积的总和。

房子面积怎么算?买错一平米多花上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

举个例子:你买的房子写着100㎡,听起来挺大吧?但拆开一看,套内实用面积可能只有75㎡,剩下的25㎡全是公摊——楼道、电梯井、设备间、甚至管道井都算进去了,更离谱的是,有些老式塔楼,公摊能占到40%以上,相当于你花100万买了60㎡的实际居住空间。

那问题来了——这些面积数据,谁来测?怎么测?准不准?

按国家规定,房屋面积测量必须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测绘机构完成,并在交房前出具《房产测绘报告》,这个报告会详细列出:

  • 建筑面积(总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墙内净面积+墙体+阳台等)
  • 公共分摊建筑面积(楼梯、电梯、大堂等)
  • 使用面积(真正能摆家具的空间)

重点来了:你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是按“建筑面积”计价,还是按“套内面积”计价。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按建筑面积卖房,也就是说,公摊也按单价收费,所以公摊越大,你为“看不见的空间”花的钱就越多。

还有一种常见套路:样板间看着宽敞明亮,结果交房后发现层高低、墙体厚、拐角多,实际使用率远低于预期,有些开发商还会把“半赠送面积”(比如阳台只算一半面积)当作营销噱头,但最终产权登记时是否真能按一半计算,得看当地政策和规划审批文件。

最怕的是交房时发现面积“缩水”或“膨胀”,法律规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你就有了主动权。

  • 如果实测面积比合同少3%以上,你可以要求退房,或者让开发商双倍返还多收的房款;
  • 如果多了3%以上,超出部分你不用付钱,还得让开发商退钱!

但现实是,很多人稀里糊涂签了补充协议,写上“面积以最终测绘为准,不做调整”,这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索赔权利,血亏!


以案说法: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杭州一对夫妻买的新房,合同写110㎡,交房实测只有102.3㎡,少了7.7㎡,误差超7%,他们第一时间找开发商理论,对方推说“测绘有误”,我们调取了原始测绘报告和规划图纸,发现开发商私自变更了墙体结构,压缩了户内空间,最后通过诉讼,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多收的8.6万元房款,并额外赔偿违约金近2万元,关键点就在于:他们没在收房时草率签字,而是坚持核对测绘数据,并保留了所有沟通记录。


法条链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

《房产测绘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测绘成果必须公开、透明,购房者有权查阅。


律师总结:
房子面积不是数字游戏,而是真金白银的权益博弈,别被销售一句“公摊是行业惯例”就糊弄过去,记住三件事:

  1. 签合同前,索要并细读《房产测绘预测报告》,看清各项面积构成;
  2. 拒绝签署“面积误差不调整”的霸王条款,这是你的法定权利;
  3. 交房时务必复核实测面积,发现问题立即书面提出,别怕“较真”。

买房是你人生中最大的一笔消费,不该在面积上栽跟头,搞清“一平米从哪来,到哪去”,才能真正住得明白,花得安心。

房子面积怎么算?买错一平米多花上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转账支票怎么填?一不留神钱就飞了,这些坑千万别踩!
« 上一篇6分钟前
×
21
2025 10

房子面积怎么算?买错一平米多花上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

咱们买房,动辄几百万,每平方米可能就值两三万,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花钱买的那个“建筑面积”,到底是谁说了算?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