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收到法院短信别慌,这三步教你冷静应对!
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开头是“【XX人民法院】您涉及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已立案……”瞬间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连手机都拿不稳,有人第一反应是:“我没借钱啊!” 也有人心里咯噔一下...
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您因信用贷款逾期未还,已被正式提起诉讼,请尽快处理。”一时间心里七上八下,吃饭不香、睡觉不安,甚至有人直接打算“破罐子破摔”,心想反正已经被告了,干脆不理它了。
兄弟姐妹们,这种心态要不得!

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金融法律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收到“被起诉”短信,绝不等于你已经被法院判决败诉,更不意味着走投无路。关键是你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这件事该怎么一步步化解,避免踩坑,把损失降到最低。
现在诈骗手段五花八门,很多催收公司或者第三方平台会发一些看起来像法院通知的短信,
“【XX银行】您的贷款已逾期,案件已移交司法机关立案,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冻结账户并影响子女征信。”
这类信息往往措辞严厉、制造恐慌,但仔细一看——没有具体案号、没有法院名称、没有受理单位联系方式,甚至发信号码是一串虚拟号段。
✅正确做法:
⚠️法院不会通过短信直接“通知你已被起诉”,正规流程一定是邮寄《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
假设你查证后发现:确实有立案记录,案由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完了,要坐牢了吧?”
错!大错特错!
信用贷款属于民事债务,还不上钱≠犯罪,除非你存在恶意骗贷、伪造资料等行为,否则一般不会涉及刑事责任。
你现在最该做的不是自责,而是:
📌第一步: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从你第一次逾期开始的所有短信、通话录音、还款计划协商内容,全部保存下来,这些可能是你日后主张“积极履约意愿”的关键证据。
📌第二步:主动联系债权方
哪怕已经起诉,也可以尝试联系银行或其法务部门,表达还款意愿,申请庭前调解,很多银行其实更愿意达成和解协议,而不是走漫长诉讼程序。
📌第三步: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
说实话,有没有能力还?能还多少?制定一个现实可行的还款方案,比如每月还2000,分36期结清,带着这个方案去谈,比一味求饶更有说服力。
📌第四步:出庭应诉,不当“缺席被告”
很多人觉得“我不去法院就没事”,结果法院缺席判决,本金+利息+罚息+律师费全判你承担,执行阶段直接冻结银行卡、纳入失信名单。
出庭不是认输,而是争取话语权的机会!
📌第五步:考虑债务重组或法律援助
如果你确实无力偿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是否符合《个人破产条例》试点条件(目前深圳、浙江等地已有探索),或申请法律援助减免部分不合理费用。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疫情失业,网贷+信用卡累计逾期近18万,收到多条“已被起诉”短信后崩溃,差点轻生。
我们介入后做了三件事:
最终法院采纳意见,将原本23%的综合利率调至LPR的4倍以内,并允许分48期偿还,小李保住了房子,也没有被列入失信名单。
你看,只要方法对,天塌不下来。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这意味着:你可以欠债,但有权要求合法计息;你可以应诉,但不能逃避。
朋友们,这个时代谁还没个难处?一时的资金周转困难,不代表你就是“老赖”,真正可怕的不是负债本身,而是面对问题时的恐惧与沉默。
收到“信用贷款逾期被起诉”短信,不要删、不要怕、更不要失联。
冷静查证 → 主动沟通 → 科学应对 → 合法维权,每一步都可能扭转局面。
你要相信,法律不只是惩罚人的工具,更是保护弱者、平衡权益的盾牌,只要你愿意面对,总有一条路能带你走出泥潭。
我是张律,一名专注金融纠纷的执业律师。
愿你有债可还,有路可走,更有勇气面对风雨后的晴天。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文中案例已做隐私处理,情节真实但人物虚构。
信用贷款逾期被起诉?收到短信别慌,这5步教你冷静应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您因信用贷款逾期未还,已被正式提起诉讼,请尽快处理。”一时间心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