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一震,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沭阳法务登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启动司法程序,影响征信!”——瞬间心跳加速,冷汗直冒,可你明明没贷过款,也没签过...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饭,手机突然“叮”一声:“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5天,剩余本金XX万元,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一看这短信,心立马“咯噔”一下,血压都上来了,可转念一想:我根本没贷过这笔款啊?还是说……真有这事,但我忘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当你收到这类“贷款逾期”短信时,到底该怎么冷静应对?哪些是诈骗套路?哪些又是真的风险预警?作为普通人,如何在不踩坑的前提下,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和信用记录?
第一步:查来源。
正规金融机构发的催收短信,通常会带有官方短信号码(比如95开头或银行专属服务号),不会用个人手机号或虚拟号码发送,如果你收到的是170、171开头的号码,或者莫名其妙的字母组合,那基本可以判定是伪基站或诈骗信息。
第二步:看内容是否具体。
真正的逾期提醒,一定会包含你的姓名、贷款机构名称、合同编号、逾期天数、金额明细等关键信息,如果短信里只写“您有贷款逾期”,却不提哪家公司、哪笔借款,甚至没有你的名字,那大概率是群发钓鱼信息。
第三步:反向验证。
最稳妥的方式是——主动联系你名下所有贷款平台的官方客服,逐一核对是否存在未还清的贷款,不要回拨短信里的电话!更不要点里面的链接!这些往往是骗子设下的“回拨陷阱”或“木马网站”。
冒充银行/网贷平台
“系统检测到您在某平台借款5万未还”——其实你根本没注册过那个平台,这是典型的“广撒网式诈骗”,利用人们对征信的恐惧心理诱导转账或点击链接。
伪造法律文书威胁
短信里附个“法院传票”或“执行通知书”链接,点开后让你输入身份证、银行卡信息,这种叫“精准社工库+钓鱼页面”,一旦填写,账户可能被瞬间清空。
诱导“消除不良记录”收费
声称“只要交800元手续费,可帮你撤销逾期记录”。征信记录无法人为删除,只有结清欠款后满5年自动覆盖,任何收费“洗白征信”的都是骗子!
如果你确实有贷款没还上,也收到了正规渠道的催收通知,那更要冷静处理:
李女士某天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某消费金融公司贷款8.6万元逾期90天,即将被起诉。”她吓得立刻回拨电话,对方自称“法务专员”,说只要缴纳3000元“诉讼保证金”就能撤案,李女士信以为真,转账后对方失联,后来她通过人民银行查询征信,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这笔贷款,最终报警才发现,这是团伙利用公民个人信息批量发送诈骗短信的案件,涉案金额超百万。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恐惧是骗子最好的帮手,越是紧急,越要慢下来核实。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第一反应不该是恐慌,而是启动核查程序。
真逾期?主动面对,协商解决,避免升级成诉讼;
假消息?果断拉黑,留存证据,必要时报警维权。
你要相信:合法的债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决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比金钱更珍贵的是判断力,比信用更重要的,是清醒。
下次再看到那种“限期还款否则起诉”的短信,不妨深呼吸一下,笑着对自己说一句:
“来吧,让我看看你是真有据,还是虚张声势。”
——这才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法律素养与生活智慧。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不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饭,手机突然“叮”一声:“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5天,剩余本金X...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