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工资怎么算?搞不清就亏大了!被克扣了怎么办?
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发工资时却发现到账金额和预期差了一大截?一问公司,人家轻飘飘来一句:“这是按底薪发的啊。” 这时候你心里可能“咯噔”一下——等等,我签的合同上写的月薪8000,怎么到手才4000...
月底发工资,一看账单心里“咯噔”一下——说好的月薪8000,怎么到手才6500?HR一句“这是按实际出勤天数算的”,你就懵了,再一问,连加班费、绩效都跟你理解的不一样,这时候你才意识到:原来,基本工资这事儿,根本没那么简单。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基本工资到底怎么算?它和应发工资、实发工资有啥区别?公司能不能随便调整?被克扣了该怎么办?

先划重点:基本工资是劳动合同里必须明确约定的核心内容,它是计算加班费、社保、经济补偿金的“锚点”,换句话说,哪怕你拿的是“高薪”,如果基本工资写得太低,将来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吃亏的还是你。
那基本工资到底包括啥?
简单说,基本工资就是你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提供劳动后,单位应当支付的最低固定报酬,它不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这些浮动部分,比如你签的合同写明“基本工资3500元+绩效4500元”,那3500就是基本工资,是“打底”的钱。
但现实中,很多公司玩套路:
更坑的是,有些公司还会以“经营困难”为由,单方面降薪,你不同意?那就“协商解除”,可问题是,调岗降薪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双方协商一致,不能公司说了算!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基本工资直接影响你的加班费,法律规定,工作日加班是1.5倍工资,休息日是2倍,法定节假日是3倍——这里的“工资”是以基本工资为基数折算的,如果你的基本工资被写成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那你加班加到吐血,拿到的钱可能还不如别人正常上班。
签劳动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盯紧这一条:基本工资数额是否合理?是否与口头承诺一致?是否有明确支付方式和时间?
以案说法:小李的“被降薪”维权之路
小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入职时HR口头承诺年薪15万,平均每月1.25万,签合同时,合同写的是“基本工资4000元+绩效8500元”,他当时觉得问题不大,反正总数对得上。
半年后,公司业绩下滑,突然通知全员降薪,小李的“绩效”部分直接砍掉一半,变成了4250元,他去找人事理论,对方说:“绩效本来就不固定,公司有权调整。”小李懵了,这等于月收入直接少了四千多。
他找到律师咨询,律师一看合同就发现问题:虽然名义上有绩效,但小李过去六个月每月都拿到了8500元,形成了稳定的收入模式,实际上已构成“固定薪酬”的一部分,公司单方面大幅削减,涉嫌变相降薪。
在律师指导下,小李收集了工资流水、聊天记录、绩效考核表等证据,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最终裁决认定:公司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擅自降低工资标准,属于违法,裁决公司补发差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别以为“绩效”就可以随便动,只要长期稳定发放,法律也会认定它是工资的一部分。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得知道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六)劳动报酬;……
→ 这意味着工资标准必须白纸黑字写进合同,不能口头说了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调薪、降薪,必须双方同意,公司不能单方面决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提供工资清单。
→ 你有权知道工资是怎么算的,每一项都要清清楚楚。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原则上应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为准。
→ 基本工资定低了,加班费也就跟着缩水。
律师总结:工资不是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劳动法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好意思问”“觉得差不多就行”,在工资问题上吃了大亏。基本工资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你劳动权益的基石。
我给你三个实用建议:
签合同前,逐字看清楚“劳动报酬”条款,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所有待遇尽量写进合同,避免“绩效”“补贴”等模糊表述。
保留好工资条、银行流水、沟通记录,一旦发生争议,这些都是关键证据。
遇到不合理降薪或克扣,别忍气吞声,先跟公司沟通,保留书面记录;协商不成,及时申请劳动仲裁,时效只有一年,别拖!
你的工资,不该由别人一句话就定了,了解规则,守住底线,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基本工资怎么算?搞不清就亏大了!被克扣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月底发工资,一看账单心里“咯噔”一下——说好的月薪8000,怎么到手才6500?HR一句“这是按实际出勤天数算...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