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逾期催收短信别慌!教你三步反制,避免被套路反咬一口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处理!”——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生怕影响信用、被起诉、甚至被爆通讯录。 别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名下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手段。”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是不是要坐牢了?”“会不会被起诉?”“家人会不会知道?”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执业十年、处理过上千起金融纠纷案件的律师,我今天想跟你掏心窝子说一句:大多数催收短信,根本不是“最后通牒”,而是“心理战”的开始。关键是你怎么应对。
现在市面上的贷款产品五花八门——银行信贷、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但不管哪家,合法催收都有底线。
第一步,先看发信号码。
如果是 +82、+65 这类境外号段,或者一串乱码,99%是诈骗或第三方外包公司的违规操作。
第二步,查合同和还款记录。
翻出当初签的电子合同,看看还款日、宽限期、利率这些关键信息,很多人其实只是晚了两天,并未真正“严重逾期”。
第三步,打官方客服核实。
直接拨打贷款机构官网上的客服电话(不是短信里的链接!),确认是否真的逾期、欠款金额多少、是否有罚息。
记住一句话:凡是让你点链接、扫码、转账到个人账户的,一律是骗局。
如果你确实忘了还款,别装死,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诚恳说明原因——比如工资延迟、突发疾病等,并请求延期或分期。
很多机构有“首次逾期豁免”政策,只要你态度好,可能只收少量滞纳金,甚至不影响征信。
如果对方开始频繁打电话到你单位、亲友,用侮辱性语言威胁你,再不还钱就去你家贴大字报”,立刻录音、截图、保存通话记录。
这类行为已涉嫌违反《民法典》人格权编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你可以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严重时可报警。
万一征信已经上了不良记录,别认命,根据央行规定,你有权对不实信息提出异议,带上身份证、还款凭证、沟通记录,向征信中心提交申诉材料。
我曾代理一位客户,因系统故障导致自动扣款失败,结果被错误标记为“恶意逾期”,我们通过申诉+律师函双管齐下,三个月内成功消除记录。
我的当事人李女士,32岁,幼儿园老师,去年因为孩子高烧住院,忘了还一笔某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逾期12天。
随后她每天收到十几条催收短信,内容包括:“你已被列入全国失信名单”“我们将通知你单位领导”“家属将承担连带责任”。
更过分的是,催收员还打给她母亲,说“你女儿在外面借了高利贷,小心下半辈子都还不清”。
李女士一度失眠、焦虑,甚至想辞职躲起来。
接手案件后,我第一时间调取所有通讯记录,发现催收方并非持牌机构授权人员,且存在虚构后果、泄露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
我们向当地金融监管局举报,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对方公司道歉、删除不当记录,并赔偿8000元。
这个案子让我明白:法律从不保护沉默的人,但永远站在理性维权者这一边。
亲爱的朋友,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恐慌中做出错误选择——要么破罐破摔,要么盲目转账,甚至被诱导借新还旧,陷入更深的债务泥潭。
我要告诉你的是:
✅ 一次短期逾期≠信用破产
✅ 催收恐吓≠法律判决
✅ 主动沟通≠示弱投降,而是智慧应对
真正的成熟,不是从不犯错,而是犯错后知道如何体面地走出来。
下次再收到那种让你心惊肉跳的短信,不妨笑着对自己说一句:“我知道你在吓我,但我懂法,我不怕。”
我是张律,一个总在深夜回复咨询的律师,愿你每一次困境,都能被法律温柔托住。
收到逾期催收短信别慌!教你三招化解危机,避免被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名下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