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怎么算?搞懂这几点,工资一分都不能少!
月底发工资,一看账单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明明加了那么多班,怎么到手的钱还是这么“寒酸”?更离谱的是,公司一句“我们实行综合工时制”,就把你的加班一笔勾销,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加班费怎么计算”这个问题掰...
“律师,我被公司辞退了,听说能拿补偿金,但到底该怎么算啊?是不是N+1就完事了?”说实话,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都挺感慨的——很多人在职场打拼多年,却对最基本的劳动权益一知半解,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辞退补偿金到底怎么算?哪些情况你能拿钱?哪些坑千万别踩?
先说结论:不是所有辞退都有补偿金,也不是所有“N+1”都靠谱。关键得看辞退的“姿势”对不对。
我们先从最常见的情况说起,你在一家公司干了三年零两个月,表现一直不错,结果某天HR找你谈话:“公司结构调整,咱们协商解除吧。”这时候你签不签字?签了能拿多少钱?
这就涉及到一个核心概念——经济补偿金,它的计算公式很简单:
👉工作年限 × 月平均工资
这里的“工作年限”是按年算的,不满半年算0.5年,满半年不满一年算1年,比如你干了3年2个月,那就是3.5年;干了3年7个月,就是4年。
而“月平均工资”,指的是你离职前12个月的税前应发工资的平均数,包括奖金、津贴、加班费等所有收入,注意哦,不是基本工资,也不是到手工资!
那什么是“N+1”?
“N”就是上面说的经济补偿金,“1”是代通知金——也就是公司没提前30天通知你解除合同,就得额外补你一个月工资,但这个“1”不是随便给的,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情形,
如果公司直接说“你明天不用来了”,连理由都不给,或者理由站不住脚(我觉得你不合适”),那就可能构成违法解除,这时候你不仅可以拿N+1,还能主张赔偿金——也就是2N!
举个例子:你月薪2万,在公司干了4年,如果是合法协商解除,拿4×2万=8万;如果是违法辞退,那就能拿2×4×2万=16万!差了一倍,你说重不重要?
还有一种常见陷阱:公司让你“自愿离职”,写辞职信,美其名曰“好聚好散”,拜托!千万别轻易签字!一旦你写了“因个人原因辞职”,基本上就和补偿金说拜拜了,除非你能证明是被胁迫或诱导,否则法院很难支持。
另外提醒一句:经济补偿金在当地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计算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比如你年薪百万,工作20年,也只按12年封顶算,而且基数不能超过社平工资的三倍,这是为了防止过高补偿,但也别慌,普通人基本碰不到这上限。
小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月薪2.5万,工作满5年,去年年底,公司突然通知他:“项目调整,你被优化了。”HR递上一份离职协议,写着“双方协商一致解除”,补偿5个月工资,让他签字。
小李当时有点懵,觉得差不多得了,正准备签字,幸好咨询了朋友介绍的律师,律师一看协议发现:公司根本没有提前30天通知,也不符合第40条情形,属于典型的“违法解除”!
于是小李拒绝签字,申请劳动仲裁,最终裁决:公司支付赔偿金2N,即5×2×2.5万=25万元,比原来多拿了12.5万!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沉默是金?错!关键时刻,懂法才是真金白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兄弟姐妹们,职场如战场,但法律是你最硬的底气,辞退补偿金不是施舍,是你用时间和汗水换来的应得权益,记住三句话: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你可以体面地离开一家公司,但绝不能廉价地结束一段劳动关系。钱的事,从来都不是小事。
辞退补偿金怎么算?被公司请走时,这些钱你一分都不能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律师,我被公司辞退了,听说能拿补偿金,但到底该怎么算啊?是不是N+1就完事了?”说实话,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都...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