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补偿金怎么算?被公司请走时,这些钱你一分都不能少!
“律师,我被公司辞退了,听说能拿补偿金,但到底该怎么算啊?是不是N+1就完事了?”说实话,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都挺感慨的——很多人在职场打拼多年,却对最基本的劳动权益一知半解,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辞退...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早上还正常打卡上班,中午HR突然约你进小会议室,语气客气但话里藏刀:“公司最近调整架构,可能不太适合你继续留下了。”
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个问题:我干了三年,说没就没了?那我的补偿呢?
别慌,今天咱们不讲法条堆砌,也不搞术语轰炸,就用大白话,把“辞退员工怎么赔偿”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无论你是刚入职的小白,还是打拼多年的老兵,这篇文章都能帮你守住自己的底线。

赔偿给多少,关键看辞退的性质,法律上分几种情况,每种对应的补偿方式天差地别:
你和公司坐下来谈,双方都同意解除合同,这时候,公司一般会给你N个月工资作为补偿(N=你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比如你干了3年,就给3个月工资。
✅ 小贴士:这种最常见也最体面,签协议前一定要确认金额写清楚,别口头答应完回头不认账。
比如严重违纪、旷工、泄露商业机密……公司有证据能证明你确实违反制度,那他们可以不用给补偿,直接解除合同。
⚠️ 注意:公司必须拿出真凭实据,不能随便扣帽子,要是你说“我没旷工”,他拿不出打卡记录,那就站不住脚。
这是最常见的纠纷点!公司没正当理由,也没走法定程序,直接让你“明天不用来了”。
这种情况,你可以主张双倍赔偿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N”。
举个例子:你工作4年,月薪1万,公司无故开除你,那你至少能拿:
4×2×1万 =8万元赔偿!
公司经营不善要裁人,这种属于合法辞退,但必须给N+1补偿。
“N”是你工作年限,“+1”是代通知金(相当于没提前30天通知你)。
很多人以为赔偿就是按“基本工资”算,大错特错!
法律规定的赔偿基数是: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
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提成、补贴、加班费……只要是钱,都算进去!
👉 举个真实案例:
小李在互联网公司做销售,月均收入2.5万(底薪1万+提成1.5万),公司以“业绩不达标”为由辞退他,HR只愿意按1万底薪赔,这明显违法!
小李最终通过仲裁,拿到了按2.5万计算的赔偿,整整多拿了6万多。
记住一句话:别让公司用“底薪”忽悠你!
❌ “试用期不合格”就能随便辞?
不行!公司得有明确考核标准,并且你签字认可过,否则就是违法辞退。
❌ “调岗你不接受就算自动离职”?
荒谬!调岗必须合理,不能降薪降职逼你走人,否则你也可能主张2N赔偿。
❌ 公司让你“主动辞职”?
千万别签!一旦你写了“自愿离职”,等于放弃所有赔偿权利,宁可在家待着,等公司出书面辞退通知。
张先生在一家科技公司做了三年Java开发,月薪2.2万,某天领导找他谈话:“现在业务调整,你这个岗位暂时不需要了。”
HR当场递上一份《离职协议》,补偿写着“3万块,签完走人”。
张先生没急着签字,先咨询了律师,结果发现:
他果断申请劳动仲裁,最终裁决公司支付3万元(含工资差额和赔偿金)。
而当初那3万的“封口费”,连一半都不到。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沉默吃亏,懂法才能维权。
第47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87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40条: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方可解除合同。
这些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很多人被辞退时第一反应是委屈、愤怒,甚至自责,但我要告诉你:职场没有永远的稳定,但你的权益必须牢牢守住。
面对辞退,记住三步走: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公司可以决定你的去留,但不该决定你拿多少钱走。
你流过的汗、加过的班、扛过的压力,每一分钟都值得被尊重和补偿。
别让一次“被辞退”,变成一场“被收割”。
你,本来就有底气拿回属于你的那份钱。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早上还正常打卡上班,中午HR突然约你进小会议室,语气客气但话里藏刀:“公司最近调整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