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后收到立案通知短信,是真是假?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
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接到一条短信,内容写着:“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立案,即将移交法院执行,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人身自由!”? 看到这种信息,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脑子里立马浮现一堆问题:真的立...
你有没有在深夜突然被一条短信惊醒?
“您已严重逾期,系统即将启动资产清算程序,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依法处置名下房产、车辆等财产。”
这样的短信一来,心跳瞬间加速,尤其是当你最近确实有点经济紧张,贷款拖了几天没还,心里本来就打鼓,再看到这种字眼——“清算”、“强制执行”、“名下资产”——简直像被人当头一棒。
但我要告诉你:先别慌,更别急着转账!
这类短信,90%以上是催收手段,甚至是冒名恐吓,真正进入“清算程序”的贷款,根本不会靠一条短信通知你。
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你好好掰扯清楚:
你收到的这条“贷款逾期清算通知”,到底是红牌警告,还是心理施压?背后藏着哪些法律真相?我们普通人又该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首先划重点:正规金融机构或司法程序,绝不会用短信单方面通知你“马上要清算资产”。
真正的法律清算流程,比如法院裁定拍卖房产、查封账户,必须经过立案、送达法律文书、开庭审理等多个法定环节,哪怕你是欠了几百万的贷款,也得走完程序才能动你的东西。
而你现在看到的短信,大概率来自两种渠道:
所以第一步,不是还钱,而是核实信息来源。
✅ 正确做法:
很多人以为:只要逾期,银行就能马上查封房子、车子,错!大错特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债权人(比如银行)要实现抵押权或申请强制执行,必须经过以下步骤:
这个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以上,中间还有调解、分期协商的空间。
也就是说:你在收到法院传票之前,所谓的“清算”都是虚张声势。
但注意:如果你确实有抵押贷款(比如房贷、车贷),一旦走到执行阶段,抵押物是可能被依法处置的,所以拖延不是办法,关键是要主动沟通。
如果你确认自己只是轻微逾期,还没被起诉,那完全可以掌握主动权。
我建议你这么做:
你有债务责任,但没有人有权践踏你的人格尊严。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因为疫情断收,房贷逾期45天,某天凌晨,他收到一条短信:“系统已启动资产清算,名下房产将于72小时内拍卖,请速联系0755-XXXXXXX处理。”
张先生吓得当场转账2万“应急”,后来发现不对劲,找到我们律所,我们一查:
我们协助他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催收公司,涉事机构被处罚,张先生也被退回部分不当支付款项。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恐惧是最大的敌人,知识才是最好的盾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其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第十三条:
催收行为不得含有威胁、恐吓、侮辱性语言,不得捏造事实或虚假陈述法律后果。
朋友们,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慌中做出错误决定。
那条“清算通知”短信,也许让你一夜难眠,但它不该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要明白:
👉 逾期不等于违法,更不等于失去一切;
👉 清算不是短信说了算,而是法院说了算;
👉 你有责任还款,但也有人格尊严和法律保护。
面对压力,最明智的选择不是逃避,也不是盲目还款,而是冷静核实、依法沟通、合理协商,必要时,找专业律师帮你撑腰。
生活总有波折,但只要你在法律的轨道上前行,就永远有转圜余地。
别让一条短信,偷走了你的理智和希望。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如遇具体纠纷,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收到清算通知短信,是真是假?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在深夜突然被一条短信惊醒? “您已严重逾期,系统即将启动资产清算程序,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依法处置名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