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欠薪不给,强制执行到底能不能拿到钱?
嘿,打工人!咱们辛辛苦苦干活,图的就是那份能养家糊口的工资,可偏偏就有那么些老板,揣着明白装糊涂,工资一拖再拖,今天说明天,明天说后天,就是不见真金白银到账,遇上这种事儿,真是让人窝火又无助!眼瞅着日...
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年,就指望着工资过日子、还房贷、养娃呢,结果老板一句“没钱”就给打发了,这滋味儿,谁摊上谁闹心!讨薪路上,劳动者往往是弱势群体,好话歹话说尽,老板要么装聋作哑,要么就是“哭穷”大法,眼瞅着兜里比脸还干净,不少人会问:难道就没办法治治这些老赖老板了吗?“强制执行”这招到底管用不管用,能不能帮我们把血汗钱追回来?
咱就好好聊聊“拖欠工资不发”和“强制执行”这点事儿,给憋屈的兄弟们支支招,让大家心里有个谱。

“强制执行”不是“万金油”,但它是最后的“撒手锏”!
首先得明白,强制执行不是你去法院拍桌子就能立马启动的,它是有前提的!就像你去医院看病,总得先挂号、诊断、开药,实在不行才动手术吧?讨薪也是一个道理。
第一步:协商与调解咱先礼后兵,试着跟老板好好谈,或者找工会、劳动监察部门帮忙调解,有时候老板可能真是暂时遇到困难,能协商解决是最好的,省时省力。
第二步:劳动仲裁——关键的“判决书”如果协商调解都没用,那就得走法律程序了。这时候,劳动仲裁是必经之路(除非你的情况特殊,比如有欠条且金额不大,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支付令),你得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去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老板支付工资,仲裁委一旦裁决老板败诉,这个《仲裁裁决书》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了。
第三步:法院诉讼(如果需要)万一老板不服仲裁结果,他可能会去法院起诉,这时候你就得积极应诉,法院的判决书也是最终的“尚方宝剑”。
第四步:终于轮到“强制执行”登场!拿到了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或者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老板还是拖着不给钱?这时候,你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这可是咱们劳动者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对付老赖老板最有力的法律武器。
啥是“强制执行”?法院能帮我们做些啥?
简单说,“强制执行”就是法院出面,用国家的强制力,帮你把老板欠你的钱给“拿”回来,老板不主动给,法院就“强制”他给!
法院的执行法官可不是吃素的,他们能采取的措施可多了:
申请强制执行,我该做些啥?
建议参考: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小编总结:
“强制执行”对于追回被拖欠的工资,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法律途径,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真切切能给老赖老板施加压力,帮咱们劳动者讨回公道的“硬手段”。
执行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有些老板确实狡猾,会转移财产、隐匿行踪,但只要咱们手里有生效的法律文书,坚定维权的信念,积极配合法院提供线索,大部分情况下,工资还是有希望拿回来的。
咱们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遇到欠薪别忍气吞声,更别轻易放弃,从协商到仲裁,再到最后的强制执行,每一步都有法律为你撑腰,拿起法律武器,勇敢地把属于自己的血汗钱要回来!希望大家都能顺利拿到工资,不再为“薪”所愁!
老板欠薪不给,强制执行到底能不能拿到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年,就指望着工资过日子、还房贷、养娃呢,结果老板一句“没钱”就给打发了,这滋味儿,谁摊上谁闹...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