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短信打电话说我贷款逾期?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再行动!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电话——“您好,这里是XX金融客服,您名下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或者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XX贷】您尾号8836的贷款账户已逾期12天,剩...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一震,一看是条短信,内容赫然写着:“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通知工作单位协助处理。”
更让人血压飙升的是,第二天同事悄悄问你:“你是不是最近遇到经济困难了?怎么你们公司前台收到催收信息了?”
那一刻,脸发烫、心发慌,尊严像被撕开一道口子,可问题是,他们真的有权把催收短信发到你单位吗?这种“社死式”催收合法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从法律角度给你支招。
首先得明确一点:你的贷款信息属于个人金融隐私,受法律严格保护。借钱不还确实有错,但这不等于债权人可以肆无忌惮地侵犯你的隐私、名誉甚至职场环境。
现在很多网贷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施压,动不动就说“要联系你单位领导”“发函到人事部门”,听起来很吓人,但你要知道,除非你本人在借款时明确授权对方可以联系单位,否则这种行为大概率违法。
尤其是那种群发性质的短信,直接写上姓名、身份证号片段、欠款金额,还精准投送到你公司邮箱或前台电话,这已经不只是“提醒”了,而是赤裸裸的公开羞辱。
我们来划重点:
✅合法催收可以做的事:
❌绝对禁止的行为包括:
特别是最后一点,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滥用于群发短信、朋友圈曝光、甚至贴“催债大字报”,那已经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可以报警追究刑事责任的!
冷静下来,按以下几步走:
第一时间收集证据
保存所有收到的短信、通话记录、微信截图,尤其是发信号码和内容,如果单位也收到了纸质函件或邮件,记得拍照留存。
向平台投诉并要求停止侵权
登录原借款平台App,找到客服通道,书面提出异议,说明其催收行为已干扰正常工作生活,要求立即停止向单位发送任何信息,并保留追责权利。
向监管部门举报
可拨打银保监会热线12378,或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在线投诉,如果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如招联、马上),监管介入效率更高。
必要时报警或起诉
若对方拒不改正,且造成严重精神损害或职场困扰,完全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实践中已有胜诉判例。
小李在某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因疫情失业导致网贷逾期,某天,一家第三方催收公司连续三天向其公司行政邮箱发送带有“严重违约”“信用破产”字样的催收函,还附上了部分身份证信息,不久后,小李被HR约谈,称“影响团队形象”,最终被劝退。
小李愤而起诉该催收公司侵犯隐私权与名誉权,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未取得原告同意,擅自将其敏感债务信息传递至用人单位,超出合理催收边界,构成对人格权的侵害,判决赔偿精神抚慰金及误工损失共计3.2万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催收不能突破人性底线,更不能拿别人的饭碗当筹码。
朋友们,谁都有手头紧的时候,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恶意催收击溃信心和社会关系。
你要记住:你可以暂时还不起钱,但不该因此失去做人的体面。
面对催收,不要沉默忍受,也不要冲动对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既是对抗不公的底气,也是重建信用的第一步。
同时提醒大家:借款前务必评估还款能力,避免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一旦出现逾期苗头,主动联系平台协商分期或展期,往往比被动挨打强得多。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次跌倒就否定你,但你要学会,在风雨中挺直腰杆走路。
网贷逾期被发短信到单位?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本文由执业律师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律师。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一震,一看是条短信,内容赫然写着:“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尽快还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