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
你有没有收到过那种半夜发来的短信? “尊敬的客户,您在平安银行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记录……” 一条接一条,语气严肃得像法院传票,内容直击软肋——征信、催收、法律追责,很多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咚”响个不停,睁眼一看,是好几条催收短信接连弹出:“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我司将依法采取法律手段追偿!”语气一个比一个吓人,搞得人心神不宁,饭都吃不下。
很多人一看到“高炮贷款逾期催收短信”,第一反应就是害怕、自责,甚至想立刻凑钱还上,但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得告诉你: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情绪一上来,最容易掉进坑里。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当你收到这类短信时,真正该做的三件事是什么?不是急着还钱,也不是拉黑号码,而是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什么叫“高炮贷款”?简单说,就是那些打着“秒批”“无抵押”旗号,实际年化利率动辄超过36%,甚至上百的网贷,它们往往藏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程序或App里,申请时只让你点“同意”,根本不提真实利息。
关键来了——如果年利率超过国家规定的36%,那超出部分从法律上讲就是无效的!你根本不用还。
可很多催收短信不会告诉你这些,它只会写“欠款总额XXXX元”,把各种服务费、砍头息、滞纳金全算进去,吓得你直哆嗦,但你要知道,不是所有“欠款”都有法律效力。
现在有些平台,一旦你逾期,立马开始“短信轰炸+爆通讯录+恐吓威胁”三件套,比如发这种短信:“已通知您家人单位,请尽快处理,避免尴尬。”或者“警方备案,即将立案调查。”
听着挺吓人,但我要明确告诉你:这些行为,90%都踩了法律红线!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人不得非法泄露、传播他人通讯录信息;更不能以侮辱、恐吓方式催收,如果你收到类似短信,记得第一时间截图保存——这不仅是维权证据,未来还能反诉对方侵犯隐私权!
很多人最怕的是“上征信”,但现实是:大多数高炮贷款平台根本没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也就是说,你在某某钱包、某某速贷上借的钱,哪怕逾期一年,也不会影响你的银行信用记录,他们所谓的“上报征信”,往往是虚张声势。
也有少数持牌金融机构确实会上报,这时候你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查一下自己的征信报告,用事实说话,别被一句话吓住。
我去年接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25岁,程序员,因为手头紧,在一个叫“闪电借”的App上借了5000块,结果到账只有4000(砍头息1000),七天后要还6500。
他没还上,接下来一周,每天收到二十多条短信,不仅发给他本人,还群发给了他爸妈、同事,内容写着“您亲友涉嫌恶意借贷,请协助督促还款”。
更离谱的是,有条短信居然说“案件已移交刑侦大队,拒不还款将追究刑事责任”。
小李差点崩溃,直到找到我们,我们一查发现:这个平台没有金融牌照,利率高达年化187%,且擅自泄露通讯录,最后我们向银保监会举报,并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法院判平台赔偿精神损失费8000元,公开道歉。
你看,原本是“欠债的是孙子”,结果变成了“放贷的是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目前约为14.8%),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不得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债务人信息。
收到高炮贷款逾期催收短信,别慌,也别羞愧,你要明白:违法的不是你,是那个躲在暗处收“高利贷”的平台。
记住三个动作:
法律从不保护“暴力催收”,也不支持“高利贷”,你不是孤立无援,只要站稳立场,理性应对,完全有能力把局面扭转过来。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面对不公,沉默是最贵的成本;而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咚”响个不停,睁眼一看,是好几条催收短信接连弹出:“您已严重逾期,请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