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店怎么开?刚起步就踩坑?一文讲透从0到1的合法合规路径

普法百科3秒前1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朋友——突然有一天朋友圈刷屏:“我家新店开业啦!欢迎来打卡!”配图是装修精致的小店,门口排着长队,看起来风生水起,可没过三个月,再去看,门头换了,店关了,人也沉默了。

其实啊,很多人以为开连锁店就是“找个好地段、装修漂亮点、招几个员工”,但真正干起来才发现:执照办不下来、品牌不能用、加盟合同陷阱多、税务莫名其妙被查……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根本不是“做生意”那么简单,而是“跟法律打交道”。

连锁店怎么开?刚起步就踩坑?一文讲透从0到1的合法合规路径

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律师的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连锁店到底该怎么开?才能避开那些看不见的雷?


别急着开店,先想清楚你是“直营”还是“加盟”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如果你自己有品牌、有模式、有供应链,打算一家一家地开分店,由总部统一管理财务、人事、采购,那叫直营连锁,这种模式控制力强,但资金压力大,扩张慢。

但如果你手头没那么多钱,又想快速铺市场,可能会考虑做“加盟”,这时候就得注意了——你不是简单收个加盟费就行,一旦对外宣称可以加盟,你就已经进入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监管范围

换句话说:只要你想让别人用你的品牌、按你的标准开店,并收取费用(哪怕是保证金、培训费),就必须备案!必须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必须经营满一年以上!

我见过太多创业者,品牌刚注册,商标还没下证,就在网上打广告“诚邀加盟,万元创业”,结果被加盟商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说你虚假宣传、不具备特许经营资质,最后不仅赔钱,还上了行业黑名单。

所以记住一句话:没准备好,别轻易碰加盟。


选址≠抢位置,小心“租赁陷阱”

你以为找到一个人流量大的商场就万事大吉?错!

我有个客户,看中了一个热门商圈的铺面,房东口头承诺“可以做餐饮”,他砸了80万装修,设备都进场了,结果去办《食品经营许可证》时被告知:这栋楼属于“非商业用途”,根本不能办理餐饮许可!

更惨的是,合同里压根没写“可用于餐饮经营”,只有模糊的一句“用于商业经营”,法院最终判了:租客自行承担损失。

所以签租赁合同前,务必确认三件事:

  1. 房屋产权性质是否为“商业用地”;
  2. 是否允许从事你计划的经营项目(比如餐饮、教育培训等);
  3. 消防是否达标,能否通过验收。

建议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若因房屋性质导致无法取得相关证照,承租方可无条件解约并要求赔偿。”


品牌保护要趁早,别等被人抢注才后悔

很多老板觉得“先做业务,再注册商标”,结果等火了,发现自己的品牌已经被别人注册了,甚至反过来被起诉侵权。

举个真实案例:某网红奶茶品牌在本地开了五家店,口碑不错,准备扩张,结果申请商标时发现,“XX茶”三个字早在半年前就被外省一家公司抢注了,类别正是第30类(茶饮),对方开出高价转让费,不然就要发律师函下架所有门店招牌。

这时候你怎么办?要么花冤枉钱买回来,要么改名重来,前期的品牌投入全部打水漂。

所以我的建议是:公司注册的同时,就把核心品牌、LOGO、 slogan 在关键类别上申请商标保护,尤其是第35类(广告销售)、第43类(餐饮服务)、第30类(方便食品)这些。


员工管理别靠“感情”,要用制度说话

连锁店最怕什么?店长带着团队集体跳槽,把客户资源、运营流程全带走。

我处理过一起案子:一家美容连锁品牌的区域店长,私下注册了同名公司,用原客户的微信群拉人,价格更低,半年内挖走了70%的老客户。

老板气得要命,可翻遍劳动合同,居然没有竞业限制条款,也没有保密协议,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用自己培养出来的人,赚走自己的钱。

所以提醒各位老板:

  • 所有核心岗位员工必须签《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
  • 加强客户数据管理,避免个人微信承接全部客户关系;
  • 总部要有统一的SOP(标准操作流程),防止门店“去中心化”。

🔍以案说法:一场“加盟梦”变成“被告席”

2022年,杭州的张某创立了一个轻食沙拉品牌,注册了商标,开了两家直营店,看到反响不错,他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万元加盟,轻松回本”的招商信息,陆续吸引了8位加盟商,共收取加盟费60余万元。

半年后,其中三位加盟商联合起诉张某,理由是:

  • 张某未进行特许经营备案;
  • 未满足“拥有一年以上直营店”的法定条件;
  • 宣传中夸大盈利,涉嫌欺诈。

法院审理后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非法从事特许经营活动,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责令其退还部分加盟费,并赔偿损失共计43万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商业模式复制”都叫连锁,更不是所有“收钱开店”都合法。


⚖️法条链接:这些红线碰不得

  1.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七条
    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和技术支持的能力,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2. 第八条
    特许人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俗称“两店一年”)

  3. 第二十二条
    特许人应当在订立合同前至少30日,向被特许人提供包括特许人基本情况、经营资源状况、费用结构、近期财务报告等在内的信息披露文件。

  4.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合同形式可以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但涉及特许经营、租赁、劳动等重大事项,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否则难以维权。


📌律师总结:开连锁店,拼的不是速度,是合规底线

很多人把连锁当成“复制粘贴”的生意,但现实是:复制的是模式,粘贴的是风险。

真正的连锁经营,拼的从来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活得久,而活得久的前提,是有清晰的法律边界意识。

✅ 想做加盟?先搞定“两店一年”,再去备案。
✅ 想扩门店?先保护品牌,再规范合同。
✅ 想管团队?制度比人情更可靠。
✅ 想省成本?别在法律上省钱,否则代价更高。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创业可以热血,但扩张必须冷静,每开一家店,不只是多一份收入,更是多一份法律责任。

你在前方冲锋陷阵,我在后方法律护航,愿每一位认真做事的创业者,都能走得稳,也走得远。

连锁店怎么开?刚起步就踩坑?一文讲透从0到1的合法合规路径,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贷款逾期3万被起诉了?别慌!一文讲透应对策略和自救方法
« 上一篇5分钟前
×
25
2025 10

连锁店怎么开?刚起步就踩坑?一文讲透从0到1的合法合规路径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朋友——突然有一天朋友圈刷屏:“我家新店开业啦!欢迎来打卡!”配图是装修精致的小店,门口排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