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立案吓到?别慌,先搞清这几点再说!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您已严重逾期,我方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即将立案处理,请立即还款,否则后果自负!” 一条短短几十字的短信,瞬间让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是不是真的要坐牢了?会不会被通缉?还...
“律师,我收到一条短信说‘因贷款逾期已正式立案,即将冻结账户’,是不是真的要坐牢了?”语气里满是焦虑和恐慌,还有人直接问我:“我现在手头紧,晚还几天不行吗?怎么一逾期就‘立案’?”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这些所谓的“立案通知”到底靠不靠谱?你该不该信?又该如何应对?
先泼一盆冷水: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短信立案”根本不是法院发的,而是催收手段的一种心理施压。
很多人一看到“立案”两个字就腿软,觉得天塌了,马上要被警察抓走、银行卡冻结、房子车子全没了……但真相是:真正的司法立案,不会通过一条冷冰冰的短信告诉你。
真正意义上的“立案”,是公安机关或法院在审查材料后,认为涉嫌犯罪或符合民事诉讼条件,才会正式登记受理案件,这个过程有严格的程序,需要当事人提交材料、法院审查、出具《立案通知书》——这些,哪一样会藏在一条群发短信里?
那为什么你会收到这样的信息?
原因很简单:部分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逼你还钱,用“立案”“起诉”“公安介入”等字眼制造恐慌情绪,诱导你尽快还款,他们甚至模仿官方口吻,伪造文书编号、虚构案号,让你一看就觉得“事大了”。
但请注意:如果只是普通贷款逾期,比如网贷、消费贷、信用卡还不上,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除非你有恶意骗贷、伪造资料、逃避执行等行为,否则根本不会涉及“坐牢”。
当你收到这类短信时,请立刻做三件事:
查来源:看短信是不是从106开头的正规平台号码发来的?还是私人手机号、虚拟号?法院和银行绝不会用个人号码发重要法律通知。
别轻信:凡是带有“立即还款否则冻结账户”“已移交公安”“纳入失信名单倒计时”之类话术的,基本可以判定为催收恐吓。
留证据:截图保存这些短信,必要时可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甚至追究对方侵犯名誉权或骚扰责任。
以案说法: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因为疫情失业,某网贷平台逾期了8个月,期间每天收到十几条“已立案”“即将执行”的短信,甚至还有带“红头文件编号”的图片,他一度精神崩溃,以为自己要进监狱,连家都不敢回。
我们介入后第一时间调取了他的借款合同和平台资质,发现该平台虽持牌,但催收外包给了第三方公司,我们向当地法院申请核实“是否立案”,法院明确回复:从未受理此案,也未发出任何短信通知。
随后我们向银保监会举报该平台违规催收,并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第三方催收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并公开道歉,张先生不仅摆脱了心理阴影,还拿到了应有的尊严赔偿。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恐惧源于未知,而法律,就是破除恐惧最锋利的武器。
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亲爱的朋友们,负债不可怕,逾期也不是世界末日,真正可怕的,是你在慌乱中失去了判断力,被几句吓人的短信牵着鼻子走。
✅ 真正的立案,会有书面通知、法院电话、传票送达;
✅ 民事债务纠纷不会直接导致坐牢;
✅ 面对催收,你可以沉默,也可以反击;
✅ 任何时候,保留证据、寻求专业帮助,才是最优解。
如果你现在正面临逾期压力,不妨静下心来,梳理债务,制定还款计划,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争取协商分期或债务重组,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它保护的是每一个愿意面对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普通人。
别让一条短信,毁掉你翻身的机会,你值得一次重新开始的权利。
贷款逾期被短信立案吓懵了?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律师,我收到一条短信说‘因贷款逾期已正式立案,即将冻结账户’,是不是真的要坐牢了?”语气里满是焦虑和恐慌,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