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抵押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风险?一文说清应对策略
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张律师,我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抵押贷款已经逾期,可能要被起诉、房子要被执行……可我明明每个月都按时还啊!这到底是不是诈骗?” 说实话,这类问题现在太常见了,随着金融产品普...
“您名下的房产抵押贷款已连续逾期3期,我司将依法启动资产处置程序,请立即还款避免房产被拍卖!”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猛地一沉?手心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房子没了、家人无家可归的画面?
先别急着崩溃,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很多人一看到“抵押”“拍卖”“法律程序”这些字眼就吓得六神无主,其实大可不必,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带你一层层扒开这条短信背后的真相:它是真的预警,还是催收的施压话术?我们普通人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得明白一件事:发短信≠走法律程序。
很多贷款机构或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尽快回款,会使用极具压迫感的语言制造恐慌,即将拍卖”“列入失信名单”“报警处理”等等,但这些说法,90%都只是“心理战”。
真正的司法拍卖流程非常严谨,不可能靠一条短信就完成,法院要立案、评估、公告、开庭……整个过程至少三四个月起步,你还有一大把时间去应对。
所以第一步,别信情绪,信事实。
立刻做三件事:
我在办案中发现,不少人不是不想还,而是被一步步“设计”进了逾期的坑里,举几个常见情况:
这时候你要意识到:逾期不等于违约,更不等于放弃房产,只要你主动沟通、拿出诚意,大多数银行都愿意协商重组、延期甚至减免部分利息。
一旦确认确实逾期了,越早处理,主动权越大。
建议你在收到短信后的72小时内完成以下动作:
✅ 主动联系贷款机构,说明困难原因(如失业、重病),提出分期、展期或减免申请;
✅ 如果已被外包催收,要求对方提供委托书和债权转让证明,防止遭遇诈骗;
✅ 若已有诉讼通知,务必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否则法院可能缺席判决;
✅ 考虑寻求专业律师协助,制定债务优化方案,必要时申请个人破产保护(部分地区试点)。
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失联!很多人因为害怕催收电话,干脆换号拉黑,这是最危险的做法,一旦被认定为“逃避债务”,不仅会影响征信,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张先生用自己名下一套学区房做了80万抵押贷款,原计划用于孩子留学,结果疫情爆发,项目取消,收入归零,连续三个月未还款后,他收到了“三日内不清偿将启动拍卖”的短信。
他吓坏了,差点准备卖房还债,后来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调取了他的贷款合同,发现其中一项条款写着:“逾期超过90天且经两次书面催告未果,方可申请强制执行。”而银行只发了短信,并未寄送正式催收函。
我们据此向法院提出异议,并提交了张先生的失业证明、医疗记录等材料,最终促成银行同意展期两年,每月仅需还利息,本金延后偿还,房子保住了,家庭也稳住了。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但它只保护懂规则并敢于发声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类推适用):
“对于确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期还款的借款人,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分期方案协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
“当事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在执行程序终结前提出异议。”
面对抵押贷款逾期的短信,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那条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你因恐慌而做出的错误决定——逃避、沉默、轻信谣言、盲目筹钱……
我想告诉你的是:
👉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还能争取;
👉 催收不可怕,可怕的是分不清真假威胁;
👉 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法律赋予你的权利。
你不是孤军奋战,只要你愿意面对、主动沟通、合理维权,哪怕站在悬崖边,也有机会转身回到安全地带。
如果你现在正被这样的短信困扰,请深呼吸,然后做一件事:拿起手机,打给正规渠道,问清楚情况,这一步,就是走出阴影的第一束光。
——我是你的法律顾问老陈,陪你守住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安稳。
收到抵押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风险?还能补救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您名下的房产抵押贷款已连续逾期3期,我司将依法启动资产处置程序,请立即还款避免房产被拍卖!” 那一刻,心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