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短信突然来了?别慌,先看这条短信是不是真的!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仿佛漏了一拍,尤其当你明明记得自己按时还了款,或者压根没在这家机...
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处理。”
一看时间、金额,完全对不上;再看发件号码,一串乱七八糟的数字,心猛地一沉——我最近根本没借过钱啊!这到底是真逾期,还是有人在冒充?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一件事:短信里说你“贷款逾期”,到底是不是真的?这种话术,是不是骗子的惯用伎俩?
先说结论:是的,短信诈骗中,“贷款逾期”是最常见的恐吓话术之一。
他们就是冲着你的恐慌心理来的,一旦你慌了神,点进链接、回拨电话、甚至主动转账,那就正中下怀。
这类短信通常有几个典型特征:
我就见过一位当事人,收到一条“某东金融”的逾期提醒,说欠款两万八,明天就要上报公安,他吓得赶紧点链接准备还钱,还好中途问了朋友,才识破是假网站——连网址都不是 jd.com 的官方域名。
去年年底,杭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您在微粒贷的借款已逾期97天,剩余本金48,000元,请于今日内结清,否则将启动司法程序。”
她愣住了——自己确实用过微信借钱,但早就还清了,她试着打回短信里的“客服电话”,对方自称是“腾讯金融法务部”,态度强硬,还发来一份盖着红章的“催收函”图片。
就在她准备转账时,想起之前看过防诈宣传,于是挂断电话,直接打开微信钱包查账单——一笔未还记录都没有。
她又拨通腾讯官方客服95017核实,确认从未委托第三方催收,这才意识到遭遇了仿冒诈骗。
后来警方调查发现,这个团伙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用户手机号,批量发送定制化诈骗短信,伪装成各大平台催收部门,专挑深夜或工作日上班时间发送,让人来不及细想。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更关键的是,《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群发一条假冒“贷款逾期”短信,只要目的是骗取钱财,就已经触碰法律红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逾期通知”,记住这四句话:
✅不轻信:凡是没印象的借贷、没签过的合同,一律存疑。
✅不点击:陌生链接、二维码,一律拉黑删除。
✅不转账:任何要求你先打钱“解冻账户”“消除记录”的,都是骗子。
✅要核实:登录官方App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亲自查证。
你要明白,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用恐吓式语言催收,更不会让你通过私人微信、支付宝扫码还款。
如果你真的逾期了,他们会走合规流程:先电话提醒,再寄送书面通知,最后才可能进入诉讼阶段——哪一步都不会靠一条短信就把你吓哭。
最后提醒一句:你的焦虑,是骗子的武器;而你的冷静,才是最强的防御。
下次再看到“贷款逾期”短信,不妨冷笑一声:“演得不错,可惜我不入戏。”
保护好自己,从看清一条短信开始。
贷款没还上,短信突然说逾期?别慌!先看这条信息是不是诈骗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处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