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期逾期1年还能减刑吗?律师带你揭秘背后的法律真相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律师朋友老张,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刑期逾期1年可以减刑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不少法律细节和情感故事,作为一名资深律师,我经常遇到家属焦急地询问:“我家人刑...
说实话,写这个题目我心里是沉的。
“杀了人怎么办”——这六个字背后,藏着的不是猎奇,而是一个人走到绝境时最真实、最慌乱的呐喊,我做律师二十多年,见过太多血案背后的破碎人生:有被逼到墙角的反抗,有一念之差的冲动,也有精心策划的冷血,但不管哪一种,当刀落下、命没了,接下来的问题就不再是“对错”,而是“后果”。
今天我不讲大道理,也不说教,我就以一个执业律师的身份,用最直白的话,告诉你:如果你真的杀了人,接下来每一步该怎么走。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跑。
藏尸、毁证、连夜出逃……电视剧里演得挺刺激,现实呢?99%的人撑不过72小时,现在天网密布,刷脸支付、手机定位、高速卡口,你往哪儿跑?
更可怕的是,一跑,性质就变了,原本可能是激情杀人、防卫过当,一旦逃逸,检方会认定你“主观恶性深、毫无悔意”,量刑直接上一个台阶。
我的建议是:别跑。
立刻做三件事:
能,而且作用巨大。
刑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什么叫“可以从轻”?不是“必须”,而是“可以”,法官有裁量权,但现实中,只要是真自首、真认罪,基本都会体现从宽政策。
我办过一个案子:一个农民工在工地上被包工头长期辱骂殴打,某天对方拿钢管追着他打,他抢过钢管反击,失手致人死亡,他当场打电话报警,原地等待,最后判了十年——故意杀人罪本该死刑或无期,因为有自首、被害人过错、民间矛盾激化等情节,大幅减刑。
你看,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它也看“为什么杀人”。
2018年,浙江台州有个案子让我至今难忘。
丈夫长期家暴妻子,孩子吓得不敢说话,某个雨夜,妻子在做饭时,丈夫又冲进来掐她脖子,嘴里骂着“你这辈子都别想逃”,她顺手抓起菜刀反抗,丈夫倒地,血流了一地。
她没跑,她给孩子盖好被子,坐在厨房角落抱着头哭,然后打了110,她说:“我知道我完了,但我只想让孩子以后不用再怕。”
这个案子一审判了十一年,二审改判九年,理由是什么?法院认定:被害人存在重大过错,被告属于防卫过当基础上的激情犯罪,且有自首、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
你说她该不该杀?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她当时跑了,藏了尸体,编了谎话,结局一定不会这么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对于自首的被告人,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我知道,看到“杀人”两个字,很多人本能地划走,但在法律眼里,没有“好人”和“坏人”的标签,只有“行为”和“后果”。
你杀了人,不代表你这辈子就该被钉在耻辱柱上,但你选择怎么面对,决定了你是走向深渊,还是争取一丝光亮。
✅自首是唯一出路——哪怕你觉得自己活不了,也要给自己一个说法。
✅律师是你唯一的依靠——别信亲戚朋友的“馊主意”,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真相永远比谎言走得远——掩盖只会让罪孽叠加,坦白才能争取宽宥。
法律不是为了惩罚而存在,它也在努力理解人性的复杂。
如果你真的走到了那一步,请别放弃最后一丝理智。
报警,等律师,说实话。
剩下的,交给我们。
——一名不愿看见悲剧重演的刑事律师
杀了人怎么办?自首能减刑吗?被抓前该不该跑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实话,写这个题目我心里是沉的。 “杀了人怎么办”——这六个字背后,藏着的不是猎奇,而是一个人走到绝境时最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