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贷款逾期短信截图是真的吗?收到这类信息别慌,先看这几点!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手机突然“叮”一声,弹出一条来自“中国农业银行”的短信:“您在农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紧接着还附带一张看似正规的逾期明细截图,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
你有没有突然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XX金融】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办理的消费分期已严重逾期,剩余本金+违约金共计12,860元,请于24小时内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移交法务催收。”
——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明明没办过这个贷款,也没签过什么合同,怎么就“逾期”了?更吓人的是,短信里连你的身份证号后四位、手机号都对得上!
别急,这大概率不是你忘了哪笔账,而是——新型诈骗套路正在盯上你的钱包。
这类短信最狡猾的地方,就在于它用的是“真实感”包装谎言。
他们知道你的姓名、手机号,甚至能编出看似真实的贷款金额和逾期天数,目的只有一个:让你瞬间产生心理压力,误以为自己真的欠了钱。
然后呢?短信末尾通常会附带一个链接:“点击查询详情”或“立即还款”。
一旦你点进去,页面可能长得跟正规银行APP一模一样,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号、验证码……恭喜你,信息全被套走了,卡里的钱会被悄悄转走,或者骗子用你的信息去申请网贷,背锅的却是你。
更狠一点的,还会伪装成“客服”打电话来:“我们是XX平台法务部,你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立刻还清,要么我们走司法程序,同步通知你单位和家人。”
——听着是不是头皮发麻?但记住一句话:真正的金融机构,从不会用短信+链接的方式催收贷款,更不会威胁曝光你隐私。
很多人纳闷:我没借过钱,怎么会有记录?
这是典型的“冒名贷款”或“信息泄露型诈骗”。
骗子通过黑市购买公民个人信息(比如网购数据、快递单、旧手机回收等渠道),再伪造身份材料,在一些审核不严的小额贷款平台申请借款,由于部分平台人脸识别或实名验证存在漏洞,导致非本人也能“过审”。
而当你收到“逾期”通知时,说明这笔假贷款已经产生了债务记录,甚至可能已经被上报到征信系统。
这时候,如果你不去申诉,不仅信用受损,还可能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不要点链接、不要回电话
所有附带链接或陌生号码打来的“催收电话”,一律挂断,真机构不会通过这种方式联系你。
查证是否真有贷款
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https://ipcrs.pbccrc.org.cn),免费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看是否有不明贷款记录。
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一键举报该短信。
保留证据,及时报警
截图保存短信内容、来电号码、可疑网站链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索要回执,这是后续维权的关键凭证。
申请征信异议
如果发现名下有未授权的贷款,可向涉事金融机构提出异议申请,要求撤销相关记录,必要时可委托律师介入处理。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突然收到一条来自“某东金融”的逾期短信,称她有一笔9.8万元的消费贷已逾期67天,即将被起诉。
她吓得整晚睡不着——自己根本没注册过这个平台!但在丈夫劝说下,她没有点击链接,而是直接打了京东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结果被告知:系统中无此贷款记录,极可能是仿冒信息。
后来经警方调查,发现她的个人信息曾在一次网购中被泄露,骗子利用其身份在第三方小贷平台成功申请了贷款,目前该平台因风控失职已被约谈整改,李女士也通过法律途径申请了征信修复。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冷静,是最好的防御武器。
在这个信息裸奔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但请相信,法律永远站在真相这一边。
面对所谓的“贷款逾期”短信,记住三个关键词:不信、不点、不慌。
凡是涉及金钱和身份信息的操作,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二次确认。
更重要的是,定期查征信、装反诈APP、关闭不必要的权限授权,才是守护自己信用安全的长久之计。
你不是孤军奋战,一旦遭遇此类骗局,第一时间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我们律师团队随时准备为你撑腰。
毕竟,你的名字,不该成为别人牟利的工具。
你的信用,值得被认真对待。
——我是张律,一名专注金融纠纷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执业律师,下期见。
分期付款变套路贷?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看这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突然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XX金融】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办理的消费分期已严重逾期,剩余本金+违约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