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公司就能理直气壮不给我交社保?

普法百科1分钟前1

老王在这家公司干了快一年了,每天勤勤恳恳,朝九晚九是常态,工资倒是按月发,但每次提起签合同和缴社保,老板总是那句话:“再等等,公司还在起步阶段,流程还没完全理顺。”老王起初也没太在意,觉得反正工资没少发,社保晚点缴也没事,直到上个月他突发急病住院,才发现没有医保报销有多要命,自掏腰包付了好几万医药费后,他忍不住问人事:“我没签合同,是不是连社保都没有?”对方支支吾吾,最后竟说:“没合同哪来的社保?这不合规矩。”

很多人误以为,没签劳动合同,公司就没有缴纳社保的义务,其实大错特错!

没签合同,公司就能理直气壮不给我交社保?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即使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双方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换句话说,只要你实际提供了劳动、接受了单位管理、并且单位也定期支付你劳动报酬,法律上就已经默认你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有没有那张纸,并不改变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

现实中,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或初创公司——常以“没合同”为借口拖延甚至拒绝缴纳社保,它们可能认为,不签合同就能规避法律责任,降低用工成本,但事实上,这种行为不仅不合理,更是明显违法,社保不仅仅是一个福利,更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法律强制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这“五险”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而设立的安全网,任何单位无权单方面剥夺。

如果你正处在“没合同+没社保”的尴尬境地,千万别觉得自己理亏,法律站在你这一边。

从证据层面讲,即使没有劳动合同,你仍可以凭借工资银行流水、工牌、考勤记录、工作沟通的微信/邮件截图、同事证言等,证明你与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一旦确认,企业除了要补缴社保,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劳动仲裁的赔偿请求。


建议参考:

若你遇到类似情况,第一步应是冷静收集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 工资发放记录(银行转账或微信/支付宝截图);
  • 考勤打卡信息、工作安排的任务单或排班表;
  • 与上司、HR沟通的录音、聊天记录;
  • 其他可证明你在持续提供劳动的文件。

随后,可以先与公司协商,明确要求其补缴社保,若协商无果,可向用工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必要时,委托专业律师介入,会是更稳妥的选择。


附: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劳动关系的核心在于“实际提供劳动”,而非一纸合同,许多劳动者因缺乏法律知识或畏惧沟通,默默承受权利被侵害的现实,但请你记住:社保是你的法定保障,不是企业的“可选项”,即使没有签订合同,只要你事实上在为单位工作,你就享有完整的社保权利,遇到问题别慌张,依法维权并保留证据是关键,也希望用人单位能意识到,合法用工才是长久稳健经营的根本——逃避责任最终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一直都在。

没签合同,公司就能理直气壮不给我交社保?,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老板又拖欠工资?被迫情况下该咋整?律师支招!
« 上一篇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