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法律解析: 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
没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申请赔偿。赔偿方面,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明确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一规定,就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于赔偿的计算方式,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从第二个月开始,每月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最多支付十一个月。例如,劳动者于 2024 年 1 月 1 日入职,用人单位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从 2024 年 2 月 1 日起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若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用人单位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此时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接着,是申请赔偿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收集证据。这些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证据能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第二步,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者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其支付相应的赔偿。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邮件等。
第三步,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并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
第四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
在整个申请赔偿的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在规定的时效内进行维权,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没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申请赔偿。赔偿...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