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已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风险?教你三步反制自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上黑名单了?”“会不会被...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半夜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逾期涉嫌贷款诈骗,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请立即还款,否则追究刑事责任。” 一看这消息,心直接提到嗓子眼——我就是最近手头紧,房贷/车贷/网贷拖了几天,怎么一眨眼就成了“诈骗犯”?
先别慌,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逾期≠诈骗,发短信说你贷款诈骗,多数是违规催收的“心理战”,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被这种恐吓短信吓得六神无主,结果越慌越乱,反而掉进更深的坑里。
我们得先搞明白一个法律常识:民事违约和刑事犯罪,是两码事。
你跟银行或平台签了贷款合同,按时还钱是义务,但如果你因为失业、生病、收入骤减等原因暂时还不上,这属于合同履行问题,是典型的民事纠纷,顶多影响征信、产生罚息,甚至被起诉还款。
而“贷款诈骗罪”,那是刑法里的重罪,要满足几个硬性条件:
换句话说:你只是现在没钱还,但当初是如实申请、有真实借贷意图的,就不构成诈骗。
那些动不动就说你“涉嫌贷款诈骗”的短信、电话,99%都是第三方催收公司在打“擦边球”,利用你害怕坐牢的心理施压,逼你还钱,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违法。
所有带有威胁、恐吓内容的短信、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一律保存,这是将来维权的关键证据,尤其是那种写着“已立案”“移交公安”“通缉令编号XXXX”的,更要截图留证。
你可以做这几件事:
真正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短信通知你!更不会让你扫码、转账“消除案底”!
如果确认对方是催收公司,且存在虚假陈述、冒充公检法、恶意骚扰等行为,你可以: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王,32岁,程序员,疫情期间被裁员,网贷逾期三个月,某天他接连收到十几条短信:“您因贷款诈骗已被立案,即将刑事拘留!”“请于24小时内还款,否则录入全国通缉名单。”
小王吓得整夜失眠,甚至想自首,他老婆怀疑他干了啥亏心事,家庭关系一度破裂,后来他找到我,我们调取了全部贷款申请资料——身份证、社保、工资流水全是真的,没有任何造假。
我们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情况;同时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平台委托的催收公司,警方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明确“不构成刑事犯罪”;催收公司被责令整改,并赔偿小王精神损失费8000元。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一个人在低谷时,最怕的不是债务本身,而是被贴上“骗子”“罪犯”的标签,而法律,正是撕下这种污名的利器。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谁都有手头紧的时候,逾期不是原罪,也不该成为你人生的污点。
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躲在暗处、用“诈骗”两个字把你钉在道德耻辱柱上的催收话术,你要相信,法律保护的是诚实而不幸的人,而不是靠恐吓敛财的灰色产业链。
如果你正在经历逾期,
欠债要还,但不该跪着还;
道歉可以,但不该为不存在的“罪”道歉。
面对威胁,保持清醒,收集证据,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是张律,一名专注金融纠纷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律师,愿每一个在风雨中赶路的人,都能被法律温柔托住。
本文为原创,转载需授权,文中案例已做隐私处理,情节如有雷同,纯属现实映照。
收到贷款诈骗短信别慌!逾期后被威胁怎么办?教你三步反制,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半夜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逾期涉嫌贷款诈骗,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请立即还款,否则...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