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已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风险?教你三步反制自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上黑名单了?”“会不会被...
最近你是不是也收到了类似这样的短信:“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一看手机,心跳直接飙到120——我什么时候借过这笔钱?还逾期了?征信要黑了?
先别急着打钱、别忙着解释,更别被吓到去点链接还款,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借贷纠纷的执业律师,我得告诉你:很多所谓的“逾期通知”,根本就是披着合法外衣的套路,甚至可能是诈骗!
我就用大白话,带你一步步拆解这类短信背后的真相,教你如何冷静应对,既不冤枉自己,也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别一看到“逾期”两个字就缴械投降,咱们先冷静下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真的在这家平台借过钱吗?
回忆一下最近半年有没有注册过网贷App、填过身份证、绑过银行卡,特别是那些“3分钟放款”“无需审核”的野鸡平台,很多人稀里糊涂点了授权,就被自动开通了信贷服务。
短信里的金额、时间对得上吗?
比如你说我去年借了5000,还清了,结果现在说你欠8000逾期90天——这明显不合理,利息再高也高不到翻倍还拖这么久还没催收吧?
发短信的是什么号码?
正规金融机构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通常使用官方短信号码(比如95开头),或者通过App推送通知,如果你收到的是+852、170、171开头的虚拟号,或者带链接让你“点击还款”,那基本可以判定:这是催收外包公司,甚至是冒名顶替的骗子。
记住一句话:真正的银行或正规平台,不会只靠一条短信就威胁你“上征信”“起诉”。
别等对方来“收拾”你,你要先动手查证,三招教你摸清底细:
第一招: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找到短信里提到的机构名称,去官网或App查他们的官方客服电话(别信短信里留的号码!),直接打电话过去问:“我收到一条逾期通知,想确认是否有这笔借款。”
注意录音!这是关键证据。
第二招:查个人征信报告
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https://ipcrs.pbccrc.org.cn),免费查一次自己的征信,如果真有逾期记录,上面会写得明明白白:哪家机构、什么产品、逾期多久、当前状态。
如果征信干干净净,那你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句:“我没欠钱,你们搞错了。”
第三招:保留所有证据
把这条短信截图保存,包括发送时间、号码、内容,如果有骚扰电话、恐吓信息,也全部录下来,这些将来都可能成为维权甚至反诉的利器。
现实中,很多所谓“催收公司”早就越界了,他们打着“受托催收”的旗号,干的却是骚扰、恐吓、冒充公检法的勾当。
我给你划几个红线:
一旦遇到,立刻报警!拨打110或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你的安宁权、名誉权、隐私权,法律都保护。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东金融借款3万元,已逾期87天,即将起诉。”
他吓得不行,因为确实几年前用过京东白条,但早就结清了。
他正准备转账“解决”,幸好先打了京东官方客服电话,被告知:系统无此借款记录。
后来我们帮他查了征信,也没这笔债,最终查明,是一个仿冒“京东金融”的钓鱼网站,诱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后,再用这些资料发送恐吓短信进行勒索。
更离谱的是,那个所谓的“还款链接”,点进去是个伪造的支付页面,一旦输入银行卡信息,钱就会被转走。
最后我们报警,配合网安部门溯源打击,查封了两个诈骗团伙,张先生不仅没赔钱,还因为提供线索获得了反诈奖励。
你看,冷静+查证=化险为夷。
这些不是摆设,是你面对无良催收时,可以亮出来的“法律防弹衣”。
朋友们,现代社会,信用就是第二张身份证,但越是这样,越有人想利用你对征信的恐惧来牟利。
我要强调三点核心: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也绝不会亏待清醒而勇敢的普通人。
下次再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深呼吸,按我说的三步走——查、证、反制。
你不是孤军奋战,背后有法律撑腰。
我是律师老陈,专注金融纠纷八年,只讲真话,不玩套路。
有困惑,随时留言,咱们一起守住那份清白的征信,和内心的安宁。
最近你是不是也收到了类似这样的短信:“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