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到底怎么算?90%的会计都可能忽略这3个关键点!

普法百科5秒前1

**
“进项税”这个词,财务人员天天见,但你真的算对了吗?别急着回答——很多企业都在这看似简单的环节栽过跟头,轻则补税罚款,重则涉嫌偷漏税!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拆解清楚。

核心公式先记牢
进项税=买价×税率?错!这里的“买价”必须是价税分离后的金额,比如你采购原材料支付113万元(含13%增值税),正确的算法是:
可抵扣进项税=113万÷(1+13%)×13%=13万元
(注:这才是税务局认可的“不含税价”计算方式)

进项税到底怎么算?90%的会计都可能忽略这3个关键点!

3个易错陷阱

  1. 发票类型坑: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缴款书等法定凭证才能抵扣,普通发票(如餐饮票、员工福利票)一律不行!
  2. 抵扣时限坑:自2020年3月起取消360天认证期限,但需在入账当期申报,跨年补抵可能被预警。
  3. 用途限制坑:用于免税项目、集体福利的进项税,必须做转出!某企业就因为用采购原料的进项税抵扣了员工中秋礼品支出,被罚了30万。

特殊情形处理

  • 农产品收购:按买价×9%计算(可自行开具收购发票)
  • 通行费电子票:按发票注明税额抵扣,别傻傻用金额×9%!
  • 差旅费中的住宿费:专票可抵,但机票、火车票需用行程单计算(票价÷1.09×9%)

以案说法
2023年杭州某电商公司被稽查,起因竟是会计把直播间的“买赠商品”进项税全抵扣了,税务局认定赠品属于视同销售,对应进项税应转出,最终企业补税+滞纳金合计82万元。关键:不是所有采购都能抵,必须符合“用于生产经营”这一核心条件!


法条链接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需取得合法有效凭证。”
(条文看似简单,但实施细则第十条明确列举了不得抵扣的6种情形,建议逐条核对)


律师总结
算对进项税不是数学题,而是证据链管理+政策解读能力的双重考验,建议企业:
1️⃣ 建立《进项税抵扣台账》,按用途分类登记;
2️⃣ 定期与业务部门核对采购真实用途;
3️⃣ 遇到“模棱两可”的支出(如礼品、员工培训),先咨询税务律师。
税务局稽查时,不会接受“我不懂政策”的辩解——合规才是最好的省钱之道!

(注:本文所有案例均脱敏处理,具体操作请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进项税到底怎么算?90%的会计都可能忽略这3个关键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房产公司不交社保,你的权益受损了吗?
« 上一篇35秒前
×
24
2025 09

进项税到底怎么算?90%的会计都可能忽略这3个关键点!

** “进项税”这个词,财务人员天天见,但你真的算对了吗?别急着回答——很多企业都在这看似简单的环节栽过跟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