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数怎么算?掌握这3个关键点,轻松避开法律风险!
在日常的法律实务中,“系数”这个概念经常出现在赔偿计算、合同条款、税务筹划等场景中,很多当事人一听“系数”就头疼,觉得这是专业人士才能搞懂的复杂问题。系数的计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要理解它的底层...
很多老板一听到“增值税”就头疼,总觉得数字绕来绕去像解数学题,其实只要抓住计税依据、税率、抵扣这三个关键点,计算增值税就能化繁为简。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增值额”,简单说就是你的销售额减去进货成本,比如你卖一批货收入100万,进货花了60万,那么增值额就是40万。
但实际操作中,税务部门为了简化流程,通常直接用销售额×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再减去你进货时拿到的进项税额(供应商开的增值税发票上的税额),得出最终应交税额。
比如你是服装厂(一般纳税人),卖出一批衣服含税价113万,先拆出“不含税销售额”:113万÷(1+13%)=100万,销项税额就是100万×13%=13万,如果你进货时拿到60万的发票(含税额67.8万),进项税额就是67.8万÷(1+13%)×13%=7.8万,最终应交增值税=13万-7.8万=5.2万。
能抵扣的:原材料、设备、办公用品等生产经营相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不能抵扣的:员工福利(如团建费用)、免税项目、个人消费(比如老板买的茅台)。
某餐饮公司采购海鲜,供应商提出“不开票便宜5%”,老板图省钱同意了,结果税务稽查时,因缺进项发票,公司无法抵扣,最终按全额销售额补税+罚款20万。
律师分析:
税务问题本质是“规则游戏”,吃透规则的人,才能让企业轻装上阵,如果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税务律师,量身定制合规方案。
增值税到底怎么算?搞懂这3个关键点,轻松避开税务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增值税怎么计算?手把手教你掌握核心公式 很多老板一听到“增值税”就头疼,总觉得数字绕来绕去像解数学题,其实只...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