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宝被财保或者执保了怎么办!应该如何应对

金融债务16秒前1

身处现代社会,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金交易固然不少,但相比电子支付,就显得没有那么方便。因此微信/支付宝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某天清晨,起床后的我们打开微信或者支付宝,突然发现自己收到了支付功能被限制的信息,那一刻的我们内心必定会产生恐慌和无措——“我的钱被冻了,后面的日子该怎么过,小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怎么办?”

博主在之前司法冻结的文章分享过5种司法冻结方式,鉴于财保和执保最为常见且债友们也要求对这两种保全做个详解,这篇文章就围绕当我们被财保或者执保后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之前我们聊过,财保即诉前财产保全,执保即执行前保全冻结,不清楚的朋友们可参照如下截图或者移步博主写的关于司法冻结的文章。


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当催收电话变成法院冻结通知,负债人的战场便从手机转移到了法律程序。面对席卷而来的“财保”(诉前财产保全)与“执保”(执行保全),尤其是海南五指山法院等异地批量冻结模式,生存权的守护需要精准的法律武器与策略智慧


⚖️ 一、财保与执保的本质区别:你的解冻倒计时

  • 财保(诉前财产保全)

    • 冻结期限:最长30天(若申请人未在30天内正式起诉,必须解除冻结);

    • 常见场景:网贷/信用卡逾期后,未收到传票先遭遇微信、支付宝冻结。

  • 执保(执行保全)

    • 冻结期限1年起(需案件终结或履行债务才解除);

关键生存点:收到冻结通知后,立即通过微信/支付宝客服获取裁定书文号(如“(2025)琼9001执保11723号”),确认属于财保还是执保——这决定了你的抗争时间表。


二、异地批量冻结的三大违规点:你的反制突破口

近年来,海南五指山、湖南溆浦等地法院因配合金融机构批量冻结遭大量投诉,其操作普遍存在以下违法情形:

  1. 管辖权缺失

  2.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1条,保全申请必须向 被保全人住所地、财产所在地或纠纷管辖法院 提出;

  3. 反制操作

“贵院(五指山法院)既非本人户籍地,也未在我居住地(如深圳),请书面说明管辖依据!”
——管辖权异议成立可迫使撤销冻结

  1. 债权转让未通知

  2. 多数被冻结者根本不知债权已转让给外地机构,而《民法典》第546条规定:未通知债务人的债权转让无效

  3. 行动指南
    ✅ 要求法院提供债权转让通知证据;✅ 若未通知,立即提交《执行异议书》主张冻结非法。

  4. 侵害基本生存权

  5. 若微信/支付宝是唯一支付工具,冻结即切断生活费来源,违反《民事诉讼法》第102条“保全不得超出必要限度”;

  6. 紧急救济



️ 三、实战应对流程:从解冻到反制

步骤1:冻结后24小时生存急救

  • 立即行动

    • 转移余额:通过亲属账户接收生活备用金(建议单次<1万元);

    • 现金提现:及时保留房租、医药费等凭证,以向法院证明资金用途。

步骤2:第3-7天:法律反制黄金期

  1. 投诉三连击

投诉渠道

操作要点

法院信访

搜索“XX省信访局”公众号→投诉“超范围保全侵害生存权”+“管辖权缺失”

银保监会12378

举报金融机构:未通知债转、违规跨省放贷、利率超限

互联网金融协会

上传冻结截图+录音,申请对平台催收违规立案

  • 申请解冻核心话术

  • “根据《民诉法》第104条,本人对保全裁定申请复议。理由如下:

      1. 贵院无管辖权(本人常住XX省,与五指山无连接点);

      2. 债权转让未通知本人(提供原借款合同);

      3. 冻结账户含医保款/抚养费(附证据)。
        请48小时内书面答复!”

    步骤3:第30天节点(财保专属)

    • 若满30日未收到起诉通知:

    • 电话联系法院

    “案号XX财保已超30天,请立即解冻!否则将向纪委监委举报程序违法!”
    (通话录音并记录接话人工号)

    这里记住,如果冻结页面显示的电话号码打不通,可以通过114+城市区号,如0755-114查询冻结法院的电话,并申请转执行法官来催促

    • 书面送达《解除冻结申请书》
      通过EMS邮寄至执行局,同步在法院官网提交电子版。


    四、协商还款的底线策略:以生存能力为锚

    即便冻结合规,也需以“保障基本生活”为前提协商还款:

    • 本金分期原则

    “现收入4000元/月,赡养父母+抚养子女需3000元,每月最高可还500元。要求:分60期偿还本金,免除利息罚息。”
    ——法官通常支持该方案(深圳、浙江案例)

    “冻结金额包含年化36%的非法利息,现申请按LPR4倍(13.8%)重新计算债务!”


    成功案例:从冻结到重生的生存权保卫战

    案例1:广州王先生被五指山法院冻结微信后:

    • 投诉至海南省信访局,指出“招联金融债权转让未通知”;

    • 法院5日内撤销冻结,债务移交本地调解。

    案例2:湖南李女士因溆浦法院冻结无法买药:

    • 提交《保留生活费申请》+医院诊断书;

    • 法院解冻账户并释放2000元/月生活费。


    提示:在法催时代守护尊严

    当批量冻结成为常态,请记住:

    司法资源不应沦为催收工具,生存空间也绝非债务的祭品

    每一次对管辖权的质疑、每一份保留生活费的申请、每一条向12378的投诉,都是在法律框架内夺回生存尊严的战役。

    此刻若你的屏幕仍显示“司法冻结”,请:

    1. 深呼吸,打开录音功能;

    2. 拨通法院电话:“我要申请复议,案号是……”


分享举报
工作单位填什么?填错可能影响你的职业生涯!
« 上一篇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