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劳动局盖章吗

普法百科2小时前1
法律解析:

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无需劳动局盖章。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不过,集体合同需要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这意味着,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签字或盖章,并不需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局)的盖章。这一规定体现了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民事合同性质,遵循双方意思自治的原则。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权利和义务达成一致,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

而对于集体合同,情况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达成的协议,涉及众多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进行审查,是为了确保集体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虽然劳动行政部门不直接在集体合同上盖章,但通过审查程序对集体合同的生效起到监督和确认的作用。

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或特定的行业、地区,可能存在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进行鉴证的情况,即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盖章确认。但劳动合同鉴证并不是劳动合同生效的必经程序,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劳动合同鉴证的做法已逐渐减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分享举报
雇佣关系争议有哪些
« 上一篇2小时前
公司结业怎么赔偿员工
下一篇 »2小时前
×
15
2025 09

合同上劳动局盖章吗

法律解析: 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无需劳动局盖章。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